宇文宪
属于::南北朝宇文宪(544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北周宗室大臣,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独孤藏墓志》作第七子,),母为达步干氏。
通达机敏,有气量,初封涪城县公,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即位,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即位,授任大将军。武成初年,拜使持节、都督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封为齐国公,食邑一万户。镇服蜀地,恩威相济,蜀人立碑颂德。保定年间,征为雍州牧,拜为大冢宰。善计谋,多策略,安抚驾驭部属,知人善任。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部众心悦诚服,情愿效死。建德六年(577年),跟随北周武帝灭亡北齐,自感威名日隆,心生隐退之心,仍然受到侄子北周宣帝的猜忌。
宣政元年(578年),无辜被害,时年三十五,谥号为炀。
人物生平
通达机敏
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宇文宪出生,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的异母弟,母为达步干氏。宇文宪性格通达机敏,有气量,虽在幼年,而神色严峻。初封涪城县公。少年时与宇文邕一起学习《诗经》、《春秋》,都能综合要点,得其旨意。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宇文觉即位后,授任他为通达机敏,有气量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宇文毓即位,授任大将军。武成(559年—560年)初年,被任命为益州总管兼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及益州刺史,晋封齐国公,食邑一万户。
镇蜀伐齐
当初,在平定蜀地之后,宇文泰认为那里形势险要,不愿让老将去镇守,想在儿子们中挑选人选。遍问宇文邕以下,谁能当此重任。大家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而宇文宪首先请命。宇文泰说:“刺史应当安抚部众,治理百姓,不是你所能干的。按年龄授官,应当先轮着你的哥哥们。”宇文宪答道:“才能有所不同,而与年龄大小无关。如果试而无效,甘心当面受责备。”宇文泰十分高兴,但由于宇文宪年龄还小,没有派他。明帝遵照宇文泰的从前意思,所以让宇文宪前往蜀地任职。宇文宪当时十六岁,善于安抚驾驭部属,留心治理之术,诉讼集中在一身,而理政不见疲倦。蜀人感激他,共同立碑,称颂他的功德。不久升任柱国。
保定年间(561年—565年),宇文宪被征召回京,任雍州牧。晋公宇文护东伐北齐时,以尉迟迥为先锋,包围洛阳。宇文宪与达奚武、王雄等人屯兵邙山。其他各军分守险要。北兵数万人,突然从北周军后面杀出,各军惊恐,纷纷溃散。只有宇文宪与王雄、达奚武率兵抵挡。王雄被齐军杀死,三军震恐。宇文宪亲自督率激励,军心才安定下来。当时宇文护执掌大权,对他十分信任,赏罚之事,都得以参与。
抵御北齐
天和三年(568年),任命宇文宪为大司马,兼任小冢宰,仍担任雍州牧。天和四年(569年),北齐将领独孤永业前来侵犯,强盗杀死孔城防主能奔达,据城响应齐军。诏命宇文宪与柱国李穆率兵从宜阳出发,修筑崇德等五城,切断齐军运粮通道。北齐将领斛律光率军四万,在洛水以南筑起营垒。天和五年(570年),宇文宪涉过洛水进攻齐军,斛律光逃走。宇文宪追击到安业,多次交战后才回来
同年,斛律光又率大军在汾水北岸修城,向西直到龙门。宇文护对宇文宪说:“盗贼遍地,军马纵横,使战场之上,百姓困苦。岂能坐视百姓被大肆杀戮,而不想法解救?你说用什么计策?”宇文宪答道:“依我看,兄长应当暂且从同州出兵,以作为威慑,我请求以精锐军队在前,根据情况进攻。不仅边境可以安宁,而且能够另有所获。”宇文护表示同意。
天和六年(571年),派宇文宪率兵二万,从龙门出发。北齐将领新蔡王王康德由于宇文宪兵到,连夜率军悄悄逃跑。宇文宪于是向西返回。又掘开汾水,使河水向南淹没齐军营垒,率军重新进入北齐境内。齐人以为宇文宪难以深入,就放松了边防戒备。宇文宪于是渡过黄河,进攻伏龙等四城,两天内全部占领。又攻克张壁,缴获其军用物资,将城垒平掉。当时斛律光在华谷,无法救援,就向北攻占姚襄城。这时汾州已久被围困,运粮通道被截断。宇文宪派柱国宇文盛运粟接济。宇文宪自己经过两乳谷,袭击北齐的柏社城,将其占领,又向姚襄推进。齐人据城死守。宇文宪令柱国、谭公宇文会修建石殿城,作为汾州后援。北齐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恭率大军抵达,宇文宪命令将士结阵以待。大将军韩欢被齐人偷袭,部属奔逃,宇文宪亲自督战,齐军稍退。天色已晚,双方各自收兵。
威盛隐退
宇文宪素来善于计谋,多有策略,尤其擅长安抚驾驭部属,知人善任,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部众感动,心悦诚服,都为他效力。齐人早就听说他的威名声望,都害怕他的勇敢谋略。并州大捷之后,在齐境长驱直入,不侵扰百姓,将士没有私蓄。
当初,稽胡刘没铎自称皇帝,又诏命宇文宪督率赵王宇文招等人将其讨平。宇文宪自感威名越来越大,暗自考虑隐退。武帝准备亲征北部蛮族时,就以有病推辞。武帝变色道:“你若害怕远征,让我用谁?”宇文宪害怕,答道:“微臣侍奉陛下,实在是诚心诚意,只是身患疾病,无法领兵。”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陷害处死
建德七年(578年),武帝驾崩,宣帝宇文贇即位,宣帝认为叔父宇文宪辈分高而名望大,对他十分忌恨害怕。当时武帝尚未安葬,诸王在朝内守灵。司卫长孙览总管军队,辅佐朝政,担心诸王有叛变意图,经上奏,命令开府于智侦伺诸王动静。安葬武帝后,诸王各回府第。宣帝又命令于智到宇文宪宅第等候宇文宪,趁机告发他另有图谋。宣帝于是派小冢宰宇文孝伯对宇文宪说:“三公之位,应当归于亲属中贤能之人,如今打算任命叔父为太师,九叔为太傅,十一叔为太保,叔父认为怎样?”宇文宪答道:“微臣才能低下,而地位很高,常引以为惧。三师的重任,不是我所敢于承当的。太祖时的功臣,应当担当此任。如果只用我们兄弟,恐怕会招致议论。”宇文孝伯回去报告,随即又赶来,说:“诏命大王今晚和诸王一块到殿门。”
宇文宪一个人被领进宫殿,宣帝预先在另一间屋里埋伏下壮士,宇文宪一到,立即被抓住。宇文宪神色不屈,陈说道理。周宣帝让于智与宇文宪对质。宇文宪目光灼灼,与于智相互对证。有人对宇文宪说:“以大王今天的形势,还用多说?”宇文宪答道:“我位重辈高,一旦到这种地步,生死听任天命,难道还想活着?只是因为老母还在,恐怕留下遗憾罢了。”就把手板扔到地上。于是周宣帝派人把宇文宪勒死,时年三十五岁。
之后,北周宣帝任命于智为柱国,封齐国公。宣帝处死宇文宪以后,找不出罪名,就借口上大将军安邑公王兴等人与宇文宪共谋,将其处死。此外,上开府独孤熊、开府豆卢绍等人也被处死。当时的人知道王兴等人冤枉,都说他们是陪伴宇文宪死的。
宇文宪的野史解密
更多 >>- 纵观宇文宪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下面趣历[更多]
- 北周灭北齐第一功臣:宇文宪最后结局有多惨?
北周和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宿敌国家,加上各自的前身西魏和东魏,两国相互争斗了几十年都没分出胜负,不过总体而言,北齐国力略强于北周,但是最后结果却是北周灭掉北[更多]
- 北周灭北齐的第一功臣:宇文宪结局如何?
北周灭北齐的第一功臣:宇文宪结局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第三位皇帝武帝宇文邕,他有着显赫的文治武功,高尚的人格[更多]
- 宇文宪: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善计谋多策略,知人善任
宇文宪(?-578年),汉化鲜卑人,字毗贺突,北周太祖宇文泰第五子。宇文宪从小聪敏,性格豁达,尤其擅长抚慰和统帅部属,属下对他心悦诚服,都乐意为他效力。周武帝死后,周宣帝[更多]
- 宇文宪立下了哪些战功?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下面趣历[更多]
- 宇文宪最后的结局,功高盖主全家被杀
北魏有个卧薪尝胆十二年的皇帝,他在登基后依旧面临着重重困难,内忧外患,终于在得到了实质性的权利后,开始铲除那些曾经阻碍过他的敌人。这个人就是周武帝宇文邕。虽[更多]
- 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宇文宪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北周齐炀王,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独孤藏墓志》作第七子,可能有两兄早夭),母为宇文泰妃[更多]
- 宇文宪:北周灭北齐的第一功臣,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宇文宪的故事。 北周和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宿敌国家,加上各自的前身西魏和东魏,两国相互争斗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