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蕙

属于::明朝

薛蕙(1490~1539年),字君采,号西原先生,明朝大臣。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

年十二能。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

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

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

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薛蕙

人物生平

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宁王朱宸濠叛乱,史称宸濠之乱。虽然佥都御史王守仁在七月底即平定叛乱,武宗仍然隐瞒战功,而自封“镇国公”以平乱为由,同年,八月开始南巡。薛蕙因谏武宗皇帝南巡,受廷杖夺俸,引疾归里。同年,薛蕙将牡丹从洛阳、许州引种至亳州。

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

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

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院检讨,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

崇祯二年(1630年)薛蕙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主要功绩

蕙初好养生家言,以绝去文字,收敛耳目,澄虑默照为要,如此者若干年。后悟其“不足学”,读老子》及佛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说,证之六经及濂、洛诸说,感至《中庸》“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为是。故其学以复性为要。他认为,太虚之中,一理无二,幽明人鬼未始不一。上帝曰“天”,吾心亦“天”;鬼神曰“神”,吾心亦“神”。寂然不动者,本为一理;感而遂通,乃散为万事,但毕竟只是一理。不过因物感之不问,才有千变万化。吾心之理,与宇宙之理,本非有二,故宇宙非大,吾心非小,不可“厌小欣大”,轻视吾心之理。人心之神,与天之神,本非有二,天地之神盈乎天地,吾心之神也盈乎天地,天地之间,心无不在。因此理本同一体,故人能格于天地。如“主体而言”,“言性而言”,“此心字即是性”;如“主情而言,此心字即是情”。“非谓性情之外,复有所谓心者而统乎性情也”。性未发之中,即性善。发而有不善,是因惑于物而迁其性。如知其性而不累于物,则其情便无有不善。而谓性有不善者,是不知未发之情、乃是以情言性,故而出现错谬。所以,人当恢复未发之中的本善之性。而“复性”的关键在于主寂而尽其理。“寂感者,心之理也。唯圣人能尽其理,寂多于感,亦其理然也。众人乱于嗜欲,故私感不息,几于无寂”。

薛蕙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