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
属于::唐朝武元衡(758年―815年),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殿中侍御史武就之子。
建中四年,进士及第,进入藩镇幕府,授监察御史、华原县令,迁比部员外郎、尚书右司郎中,拜御史中丞。唐顺宗即位,迁太子右庶子。唐宪宗即位,授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任剑南节度使。
元和十年,二度拜相,主张强势对抗藩镇,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杀,获赠司徒,谥号忠愍。著有《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人物生平
状元诗人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父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堂兄弟,官吏是湖州刺史。祖父武平一,善于写文章,死时官吏是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事迹记载在《逸人传》。
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建中四年(公元784年),参加科举考试,因诗赋文佳,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后任华原县令。德宗李适曾召见元衡,很欣赏他的才能,赐他担任中央官吏中的要职——比部员外郎。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官至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发布号令。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武元衡迁升御史中丞,掌监察执法、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之事,常与德宗咨议国事,德宗称赞:“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
铁血宰相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正月,顺宗即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出现危机。改革派(二王、刘、柳)王叔文派人游说元衡加入朋党,他婉言谢绝。安葬德宗时,元衡担任山陵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革新派主要人物)请求充当仪仗判官,因元衡与叔文不和,拒不答应。王叔文等怀恨在心,肆意诽谤,将元衡罢职,改任太子右庶子。
顺宗只坐了一年皇帝。第二年宪宗李纯即位,感念元衡忠君伺主,再次迁升元衡,任中丞、户部侍郎。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户部事务。唐宪宗素知元衡清廉正直,对他信任有加。当时,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浙江节度使李锜请求朝觐,既而又迟迟不行。宪宗征询元衡与宰相郑絪。郑絪主张任其自便,元衡主张催李锜兼程进京。李锜反叛,月余被平。
元和二年(807年),行营都统高崇文平蜀乱后把蜀地军用物资、库内金帛、帷幕承尘、歌伎舞女、能工巧匠等搜罗一空。武元衡到任,百姓怨声载道,武元衡制定规约三年民殷府富,蜀地少数民族纷纷归服。期间武元衡发现裴度才能,调为掌节度府。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主政西川。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治蜀七年的武元衡还朝,仍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当时宰相李吉甫、李绛不和,不断争吵,元衡对二人不偏不向,宪宗称赞为忠厚长辈。元和十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委任武元衡统领军队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引起与淮西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割据势力的恐惧,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大臣,以救蔡州。李师道及其募僚认为:“天子专心一意地声讨蔡州的根由,在于有武元衡辅佐他,请让我秘密前去刺杀他。如果武元衡死了,其他宰相不敢主持讨伐蔡州的谋划,就会争着劝说天子停止用兵了。”
遇刺身亡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报晓晨鼓敲过,天色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即启门户,出了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一百步(147米)的道路左侧行进,赴大明宫上朝,刚出靖安坊东门,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同样遇刺受伤。
武元衡的诗词
- 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及飞龙厩马使还,奉
- 赠道者
- 重送白将军
- 和李丞题李将军林园
- 同张惟送霍总
- 赠别崔起居
- 春日偶题
- 听歌
- 酬韦胄曹
- 同幕府夜宴惜花
- 代佳人赠张郎中
- 饯裴行军赴朝命
- 秋日经潼关感寓
- 赠歌人
- 见郭侍郎题壁
- 古意
- 塞下曲
- 独不见
-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 晨兴寄赠窦使君
- 秋日对酒
-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 送唐次
- 秋夜雨中怀友
- 望夫石
- 行路难
- 出塞作
-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 兵行褒斜谷作
-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
- 送徐员外还京
- 送柳郎中裴起居
-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 酬太常从兄留别
- 春日与诸公泛舟
- 送兄归洛使谒严司空
- 同洛阳诸公饯卢起居
- 台中题壁
- 江上寄隐者
- 送严绅游兰溪
- 秋思
- 夏日别卢太卿
-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
-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 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存焉,暇日与诸公同
- 窦三中丞去岁有台中五言四韵未及酬报,今领
-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 津梁寺采新茶
- 元和癸巳,余
- 夕次潘山下
-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 早春送欧阳炼师归山
- 长安春望
- 经严秘校维故宅
- 秋夜寄江南旧游
- 送陆书还吴
-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
- 送冯谏议赴河北宣慰
- 夜坐闻雨寄严十少府
- 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
- 慈恩寺起上人院
-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 酬韩弇归崖见寄
- 河东赠别炼师
- 秋日将赴江
- 夏与熊王二秀才同宿僧院
- 宜阳所居白蜀葵答咏柬诸公
-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 送严侍御
- 酬元十二
- 秋晚途次坊州界寄崔玉员外
- 度东径岭
- 送李正字之蜀
- 玉泉寺与润上人望秋山怀张少尹
- 酬崔使君寄麈尾
- 送邓州潘使君赴任
- 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
- 送韦侍御司议赴东都
- 送吴侍御司马赴台州
- 送七兄赴歙州
-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 昭德皇后挽歌词
- 春晚奉陪相公西亭宴集
- 送崔判官使太原
-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
- 送张六谏议归朝
- 酬严司空荆南见寄
- 南徐别业早春有怀
- 摩诃池宴
- 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
-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 送温况游蜀
- 崔敷叹春物
- 秋灯对雨寄史近崔积
- 春题龙门香山寺
-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 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
-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
- 送李秀才赴滑州诣大夫舅
- 秋日书怀
- 南昌滩
-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 无题
-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
-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 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
- 奉酬中书
- 甲午岁相国
-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
-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 秋怀奉寄朱补阙
-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 途次
-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