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
属于::隋朝王通(584年—617年),字仲淹,道号文中子,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一说山西河津)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道家。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王通的六部著作:《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在唐代就全部失传了。只留下他的弟子姚义、薛收编辑的《文中子说》。《中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此书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流传版本有《子书百家》本、《明世德堂》本。宋代阮逸作《文中子中说注》,有《四部丛刊》本和《续古逸丛书》本。
人物贡献
其撰著的目的在于“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在中国社会从动荡走向统一之时扯起振兴儒学的旗帜。《续六经》完成后,王通名声大噪,求学者自远而至,盛况空前,有“河汾门下”之称。不仅及门弟子多达千余人,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名流,其中学生薛收、温彦博、杜淹等,友人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均为隋唐之际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王通教学,分门授受,“门人窦威、贾琼、姚义受《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受《乐》、杜淹、房乔、魏征受《书》,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受《诗》,叔恬受《元经》,董常、仇璋、薛收、程元备闻《六经》之义”。通过“通学”和“兼学”两种形式,培养出一大批各色人才,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学术的繁荣提供了注入新鲜内容的儒学理论。
王通教学主要以明“王佐之道”为己任,希望能在魏晋动乱和儒学衰败之后能重振孔学,为儒学在隋唐之际的恢复与发展作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其死后,众弟子将他奉为“至人”,称“王孔子”或“文中子”,后世更有“河汾道统”之誉,充分地肯定了他在隋唐儒学变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王通在讲学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主张,在自然观上,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及后来的谶纬神学进行了抨击,在一定程度上使汉代以来神学化的儒学向理学天理论转变,成为“前理学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历史观上,他以“道”的主宰取代了“天”的主宰,成为理学天理史观的前奏,在伦理学上,他较早提出“穷理尽性”和“主静”的修养方法,对唐代儒学,特别是宋替代学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开了理学某些重要概念范畴,治学方法以及修养方法之先河。可惜王通仅活了33岁,未能充分展示才华和发挥作用。
现代研究
自宋代以来,文中子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除上世纪30年代汪吟龙的《文中子考信录》和王立中的《文中子真伪汇考》,文中子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到80年代,才出现了尹协理、魏明的《王通论》,90年代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骆建人的《文中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了李小成的《文中子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