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烈
属于::陕西孙景烈(1706~1782年),字孟扬,号酉峰,陕西武功人,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关中著名学者。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卒于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年七十七岁。
人物经历
幼年好学,聪颖过人,博览群书,过目不忘。
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人,授商州学政。由于他廉洁谨慎,辛勤于教育事业,被陕西巡抚崔纪以贤良方正推荐,朝廷加授六品官衔。
乾隆元年(1736),赴礼部试取明通榜,按成例授商州学政。
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因他志在钻研学问,对做官热情不高,终日读书,并不认真供职。加之言语不合皇帝之意,即于次年辞职回乡。
当其将为学正时,皇帝命各地举荐贤良方正之士,陕西巡抚硕色首推景烈。景烈以如果答应举荐,将不能参加会试为由,坚辞不赴,于是被任命为学正。他廉而严于律己,勤以教士,商州人士竟相劝学。自休致回乡,家贫甚,平常惟母亲膳食不缺,而自己往往日进一餐,却雍雍自如,不闻难堪。
回陕后,陕西巡抚陈宏谋、尹继善先后聘请他担任关中书院、甘肃兰山书院、户县明道书院讲席。
孙景烈先后三次主讲关中书院,一次主讲皋兰书院,从学者多成名。大荔李法、武威孙俌、吴堡贾天禄、雒南蒋宁廷、武功张洲和韩城王杰等“关中书院六士”都是他的门生。
乾隆十三年(1748),高宗又命各地举学问、道德高尚之士,陕西总督尹继善、巡抚陈宏谋力荐景烈。此事虽遭礼部非议,但尹、陈却坚持认为所举无愧。
景烈生性耿介,除潜心精研学问外,别无所欲。他冬不向火,夏不挥扇,虽盛暑,仍衣冠整肃,从不懈怠,其严谨端方,几近于愚。正因其孜孜不倦,穷究理学底蕴,故被称为关西夫子,海内大儒。他的学问渊博,热心于教育事业,为当时名儒。勤恳执教三十多年,生活淡泊,不结交权贵。
督学杨梅似谓“关中一时人才济济,尤以先生为当世无双。”遂不时寄函向孙景烈请教,夏日见面,即使天气燠热,也不敢摇扇,以示尊崇。
卒年77岁, 葬本县戴家乡南留(兰柳)村,70年代农田基建中被平毁。
举葬时,远近门生吊唁者云集,状元王杰也亲临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