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奎

属于::明朝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县人。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公元1522—1619年)年间,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

孙一奎

人物简介

孙一奎(1522—1619年),明代著名中医学家。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为汪石山的再传弟子。孙氏自幼聪颖,好学勤求,为寻师访友,曾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询博采,访问名贤,探冥搜奇,经三十年,不但为人治病多验,而且在学术理论上颇有建树,尤其对命门、三焦等理论研究,均有个人见地,为人决死生多能效验,临证投剂屡起沉疴,学验俱丰,故名噪当时。著述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及《孙氏医案》5卷。

著作

先后著有《赤水玄珠》30卷,70余门;《医旨绪余》2卷,70余篇;《孙文垣医案》5卷,收载407案,后来合称为《赤水玄珠全集》。“赤水玄珠”之名,取之于象罔得珠故事。《赤水玄珠全集》对后世医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给后学医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学术内容

论三焦相火

三焦外有经而内无形 三焦之说,一直是学术上争议的问题。其说首先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三焦出气,以温分肉”。《营卫生会》又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提出了三焦的功能。在《灵枢·本脏》篇又有“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粗而美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提出了三焦有厚、薄、缓、急、直、结的形状。而在《难经。三十八难》却说: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于少阳,此外府也。”一者提出了三焦有形,一者提出了三焦无形,因而引起了后世医家对三焦形质的争议。

三焦相火说

《脉诀》一书中,曾记有命门配三焦属相火之说,赵献可等医家亦认为命门内寄相火。孙一奎对此提出异议,他明确提出: “命门不得为相火,三焦不与命门配。”他接受了朱震亨“相火沦”的观点,认为"三焦、包络为相火”。三焦属腑,包络届脏,它们之间不同于其他五脏与五腑的关系。孙氏认为:三焦为气父、为表;包络为血母、为里。二者俱属手经,相为表里。盖包络上归于心,心主血脉,又属六脏之一,属阴,故为血母,为里;三焦主持诸气,为气化之通路,属六腑之一,属阳,故为表。正因为二者一主气,一主血,二者配合,协调一身之气血,主持一身气血之运行,故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孙氏虽认为三焦不与命门相配,但命门却是“三焦之原”,即三焦内寄之相火,始于命门的原气,出于上焦,为原气之别使。孙一奎引证《难经本旨》之说以论三焦的作用:“所谓三焦者,于膈膜脂膏之内,五脏六腑之隙,水谷流行之关,其气融会于其间,熏蒸膈膜,发达皮肤、肌肉,运行四旁,曰上中下,各随鄙份所属而名之,虽尤其实,合内外之实而为位者也”。“营卫出于三焦,而所以营于中,卫于外,大气搏于胸中以行呼吸。使脏腑各司其职,而四肢百骸奠安者,孰非相火斡旋之功哉”。孙氏引用《难经本旨》和自己阐发的这段文字,只是表明三焦有主持人体内外上下诸气运行的作用,这些功能正足以表明三焦内寄相火。

论命门动气

命门为人体生命之本,首见于《难经》,提出了其功用为“诸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该理论至明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孙一奎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氏论命门,不仅对其功用加以阐发,对命门的位置亦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命门居于两肾之间,但并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所以既无动脉之形诊,又无经络之所指。其次,他认为命门的位置,虽在于两肾之间,即命门穴所在之处,但仅仅是肾间动气之所在,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枢机而已。对有的医家以《内经》“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句下,杨上善注称“脊有三七二十一节,肾在下七节之傍,肾神曰志”,后人称此“志心”当为命门,孙氏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内经》的“七节之下”应当从脊上往下数,故此“志心”当是心包络而不是命门,并认为《内经》有“桴鼓不浮,上控志心”之说,王冰有“心气不足”的解释以为佐证。孙一奎的这一观点,虽与一些医家看法不一,但后世对此并未十分重视,这是因为在中医学里,重视命门的作用,而对其位置因与临床应用关系较小,故忽略而不予重视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