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文

属于::河北

高崇文(746年-809年11月6日),字崇文,幽州(今北京一带)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唐朝名将。

高崇文出身渤海高氏,早年曾在平卢军从军。唐德宗时,随韩全义镇守长武城,累官金吾将军。贞元五年(789年),于佛堂原大破进犯的吐蕃,封渤海郡王。贞元十四年(798年),平定军士哗变,获授长武城都知兵使,后更代掌夏、绥、银、宥四州行营节度留务。元和元年(806年),经宰相杜黄裳举荐,高崇文奉命入蜀,讨伐叛乱的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经数月激战,于同年八月收复成都,擒获刘辟。他入成都后,秋毫无犯,市肆不惊,军府事务一遵韦皋时旧例。以功拜检校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改封南平郡王。高崇文不通文书,又厌烦蜀中的政务繁忙,屡求效力边塞,遂于元和二年(807年)以使相职出镇邠州。他在邠州三年,广修战备。

元和四年(809年),高崇文去世,年六十四。追赠司徒,谥号“威武”。会昌六年(846年),配享宪宗庭庙。有《雪席口占》一传世。

高崇文

人物生平

投身行伍

高崇文生于幽州(今北京一带),生性朴厚寡言,不通文字,但却聪颖敏慧,才智过人。他年轻时,曾在平卢军从军,并随镇淮西,颇为熟谙兵事。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占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唐代宗李豫逃至陕州避难,高崇文前往行在(陕州),后随代宗还京,期间立下功勋。高崇文其后还参与讨伐同华节度使周智光、汴宋留后李灵曜、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叛乱藩镇的战争,常率偏师为前锋,功冠诸军。

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年间,高崇文随长武城使、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镇守长武城(今陕西长武)。他治军有声名,累官至金吾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 

激战佛堂原

贞元五年(798年)夏,吐蕃军三万人犯宁州(今甘肃宁县),高崇文奉命率甲士三千前往解救,激战于佛堂原,大破吐蕃,吐蕃军阵亡过半。战后,高崇文获封渤海郡王。

平定哗变

贞元十四年(798年)闰五月十一日,韩全义升任夏、绥、银、宥四州节度使,德宗命他率长武城部众前往就任。因夏州是沙碛盐卤之地,又时值盛夏,士兵们不愿意迁徙到西北艰苦之地。同月十二日,士兵发生哗变,杀死大将王栖岩,韩全义翻越城墙逃走。时任都虞候的高崇文诛杀了带头哗变的人,此后士兵才安定下来。同月二十七日,德宗任命高崇文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不颁发敕书,而是让中使口头宣授。高崇文在长武城积粟练兵,声威大振。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唐宪宗李纯即位,韩全义入朝,高崇文代掌行营节度留务,并兼任御史中丞。

戎麾指蜀

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割据西蜀,发兵围攻东川节度使李康。宰相杜黄裳力主讨刘辟,推荐时为神策军将领的高崇文为帅。同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宪宗拜高崇文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任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左右神策、麟游、奉天各地的屯兵进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及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亦共同参战。当时,名声、地位平素便为人们推重的老将很多,都认为自己应当是征讨蜀中的人选,及至宪宗颁诏起用高崇文,他们都感到非常惊讶。

高崇文在长武城驻扎时,训练了五千士兵,常常保持着战备状态。他在卯时接到诏命,到辰时便已启程,军中的器械装备与制成的干粮,没有任何缺少的。正月二十九日,高崇文由斜谷出兵,李元奕由骆谷出兵,一同奔赴梓州(今四川三台)。高崇文率军至兴元时,将士们途中在客舍进餐,有人把店主的筷子折断,高崇文便将此人斩首示众。  

高崇文由阆州(今四川阆中)出师,解梓州之围,击走刘辟部将邢泚,并在此驻扎。刘辟为洗刷罪责,将之前兵败被俘的东川节度使李康交还给高崇文,高崇文因李康“败军失守”,便将他斩杀示众。

刘辟命人在成都以北一百五十里的要冲鹿头山(今四川德阳东北)筑城,连结八座栅垒,屯兵一万多人,力阻高崇文。六月初五,高崇文于鹿头山上下击败敌军,但阻于大雨,无法攻栅。刘辟又在鹿头关东面的万胜堆(今四川德阳东北)设置栅垒。初六,高崇文派骁将高霞寓进攻万胜堆。高霞寓亲自击鼓,唐军奋力向上攀登,敌军矢石如雨;高霞寓又命敢死队进而攀登,夺取了万胜堆,歼灭叛军,将其栅垒焚毁。万胜堆失陷,使唐军可以俯视鹿头关全城。唐军总共八次大战都告捷,叛军军心因而动摇。

六月初八及十一日,高崇文在德阳及汉州两次击败刘辟。

七月,高崇文在玄武击破叛军一万人。同月初三,宪宗颁诏,命征讨西川的援军一概听从高崇文的指挥。

八月十二日,高崇文再次在鹿头关击败刘辟军,其余各军也顺利行进。此外,参战的河东将领阿跌光颜(李光颜)驻军鹿头关西面,阻断刘辟的粮道。不久后,绵江栅守将李文悦、鹿头关守将仇良辅都率城向高崇文投降,还捕获刘辟的女婿苏强,数以万计的士兵投降。攻克鹿头关后,高崇文率军直逼成都,所到之处,敌军无不崩溃,军队在行进中从未受阻。同月二十一日,高崇文攻克成都,并派高霞寓、郦定进等擒获出逃的刘辟。

高崇文进入成都后,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驻扎下来,让士兵就地休息,市中的店铺没有受到惊动,市场上珍贵的货财堆积如山,也没有遭受丝毫的抢掠。高崇文将刘辟等二十余人送往京城,斩杀刘辟的大将邢泚和馆驿巡官沈衍,对其余的人一概不加追究。对军府的事务,无论大小,高崇文命令一律遵从前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南康郡王韦皋时期奉行的惯例,经过高崇文从容不迫的指挥,西川全境便完全平定。 

同年十月,高崇文获授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并充任剑南西川节度、管内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改封南平郡王,实封食邑三百户,宪宗还下诏在鹿头山下为高崇文刻石纪功。

登荣相印

元和二年(807年),高崇文在蜀中任职已满一年。他不通文书,又厌烦蜀中的政务繁忙,在一天对监军说:“我不过是河朔地区的一名小卒,幸而立下战功,才达到现在这个职位。西川是宰相盘旋飞翔的地方,我含愧居于此地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怎敢心安理得地呆下去呢!”他屡次上表声称:“蜀中安适闲逸,没有臣施展自己能力的地方,希望让臣前往边疆,尽死效力。” 宪宗遂命门下侍郎武元衡接替高崇文。同年十二月,宪宗任命高崇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州刺史、邠宁庆三州节度观察等使,仍充京西诸军都统。高崇文倚仗他的功劳而大起奢侈之心,把蜀地军用物资、库内金帛、帷幕承尘、歌伎舞女、能工巧匠等搜罗一空。因高崇文不懂朝仪,害怕入京朝见,宪宗优诏命他直接前往赴任。高崇文在邠州三年,广修战备。

元和四年(809年)九月二十五日(11月6日),高崇文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宪宗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司徒,赐谥号“威武”。

元和五年(810年)正月二十日,高崇文下葬于万年县,宪宗在长安为其设奠,百官都前往吊哭。后加赠太师

会昌六年(846年)十月,高崇文与裴度、杜黄裳、李愬同配享宪宗庭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