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无伤

属于::汉朝

曹无伤(?-公元前206年),部分史书中也写作曹毋伤。他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将领,随汉高祖起事,官至左司。他是导致鸿门宴事件发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刘邦处死。

曹无伤

史记

《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刘邦于前206年攻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投降。项羽过了接近一个月才率领大军到达函谷关,并在得悉刘邦已取得关中后攻陷此关。

据《史记》记载,曹无伤在刘邦决定会见项羽前,派人向项羽传话,说:“沛公(刘邦)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听后感到很愤怒,并在范增的劝说下决定进攻刘邦。

刘邦在得到项伯(项羽叔父)的通知和张良的建议后亲自见项羽谢罪,项羽设宴款待。范增在席上意图加害刘邦但不成功,是为鸿门宴。

在宴会前,刘邦询问项羽是谁使他怀疑自己。项羽随即透露曹无伤告密的事。

刘邦担心范增等人的加害而逃席,回到自己军中便立即处死了曹无伤。

历史评价

曹无伤这个老革命,为了过上理想中的好日子,将一生名节押在了刘项必火并一事上,不仅是送了老命,而且其反秦的功劳就此一笔勾销。而曹无伤之所以可以历史留名,只是因为项羽的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作为一个可悲的典型而被世人记住。

和曹无伤一样所作所为的人在历史上可是一点也不少,在乱世更是一种正常的站队和谋略行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说曹无伤奸诈、小人、内奸之类的。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曹无伤最大的错误,就是他识人不明,跟错了人,仅此而已。曹无伤教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在跟着一个人之前,需要聪明点,最少对他有最起码的了解,否则很有可能被他的历史所连累。

相关争议

唯一对他有所记载的史籍《史记》未有对曹无伤作出深入的描述。

常见的观点包括:

曹无伤为投靠项羽或自保而出卖刘邦。

曹无伤是项羽军派往刘邦军的间谍。

亦有意见认为项羽亲自告诉刘邦事件的经过是出卖曹无伤。

现时亦有论者将曹无伤和项伯比较,认为两人均背叛所属阵营的人。有些意见指曹无伤的贡献比项伯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