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志》第一类第六辑 祸福在君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姜子牙
  • 六韬·文韬·盈虚》记载了太公答文王关于国家兴衰治乱的原因之问,表述了太公重人事、轻天命的思想。文王问太公:天下纷杂熙攘,有时盛,有时衰,有时安,有时乱,其缘故是什么?是由于君主贤明与不肖所致呢?还是因为天命变化、自然递嬗的结果呢? 太公说:君主不贤,则国家危亡而民众变乱;君主贤明,则国家安定而民众顺服。所以,国家的福祸在于君主的贤与不贤,而不在天命的变化。 “祸福在君,不在天时”的回答,从根本上明确了国家盛衰强弱与君主的直接关系。但国君治国应当怎样趋福避祸,以求“国安民治”呢? 太公举古帝王为例,阐述了他的治官化民之政。他说:帝治天下时,不用金银珠玉作饰品,不穿锦绣华丽的衣服,不观赏珍贵奇异的物品,不珍视古玩宝器,不听淫佚的音乐,不粉饰、雕镂墙屋。以鹿皮御寒,用粗布蔽体,吃粗粮饭,喝野菜汤。不因征发劳役而耽误民众耕织。约束自己的奢望,抑制自己的贪欲,以清静无为寡欲之道治理国家。对官吏中那些忠正守法的就升迁其爵位,廉洁爱民的就增加其俸禄。民众中孝敬长者、慈爱晚辈的给予敬重,尽力农桑的予以慰勉。区别善恶贤愚,表彰善良人家。提倡心志公平,端正品德节操,用法制禁止邪恶诈伪。对即使是自己所厌恶的人,只要他建立功勋也必须予以奖赏;对自己所亲爱的人,如果他犯有罪行也一定进行惩罚。赡养鳏寡孤独,赈济遭受天灾人祸之家。帝尧自己的生活十分俭朴,轻收赋税,少征劳役。因而天下民众都富足安乐而无饥寒之色,所以百姓万民都拥戴他…… 这段话着重强调了国君自奉要薄,奖赏孝敬老人、慈爱少幼、尽力农桑的民众,尊宠忠正奉法、廉洁爱民的官吏,修法督奸,赏信罚必,以万民富乐无饥寒之色为期等正身、饬官、化民之道,其中“削心约志”、饬官正吏、劝励民众是要中之要。 为了趋福避祸,贤明君主必须务君主所当务。君主坚持务君主所当务而不怠,就必然会得到“主尊人安”的效果。主尊人安正是国君努力以趋的目标。《六韬·文韬·国务》记载了太公告文王的国君“为国之大务”,欲使文王致“主尊人安”的功效。 文王问太公:请告诉我治国安民的根本要务,要使君主受尊崇,民众得安宁,该怎么办?太公回答:唯爱民而已。文王问:应当怎样爱民?太公回答:要给予民众利益而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帮民众成就其事业而不败坏他们的事业;保护民众生存而不无辜杀害他们;给予民众实惠而不掠夺侵占其所有;使民众安乐而不要让他们蒙受痛苦;让民众喜悦而不要激起他们的愤怒。文王说:请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太公回答:使民众不失职业,就是给他们利益;不耽误农时,就是成就了民众的事业;减省刑罚,就是保护了民众的生存;轻征薄敛,就是给予民众实惠;少建宫室台榭,就是使民众安乐;官吏清廉不盘剥苛扰,就是让民众喜悦。反之,使民众失去职业,就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耽误农时,就是败废民众的事业;民众无罪而妄加惩罚,就是杀害他们;横征暴敛,就是对民众的掠夺;大兴土木而消耗民力,就会增加民众的痛苦;官吏贪婪苛扰,就会激起民众的愤怒。所以善于治国理民的君主,统驭民众像父母爱护子女、兄长爱护弟妹那样,看到他们饥寒就为他们忧虑,看到他们劳苦就为他们悲伤,对他们施加赏罚像自身受赏罚,向他们征收赋税就如同夺取自己的财物。这些就是爱民的道理。 太公所说“爱民的道理”,自然就是贤君“为国之大务”,也就是“国务”了。君主以务此“国务”而治国,则可趋福避祸,则可“主尊人安”。其实,太公所说的“国之大务”亦即“主尊人安”之道,都出于他“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思想,出于他的治国以仁、德、义、道的思想。君主以此种思想治国,必先以此种思想修身,即依礼法规范言行,明视听扩大圣明,是贤明君主应当具备的个人素质。《文韬·大礼》记载了太公所教文王的“主位”“主听”“主明”之道,为君主树立起了修养标准和行为规范。 文王问:身居君主之位,应该怎样? 太公答:应该安详稳重而沉着清静,柔和节制而胸有成竹,善于施恩而不与民争利,虚心静气而公道无私,处理事务公平正直。文王问:君主应该怎样倾听意见? 太公答:不可轻率地接受,也不可粗暴地拒绝。轻率接受就容易丧失主见,粗暴拒绝就会闭塞言路。君主要像高山那样使人仰慕不已,要像渊海那样使人莫测其深。神圣英明的君主之德,就是清静公正达到极点。文王问:君主怎样才能做到洞察一切呢? 太公答:眼睛贵在明察事物,耳朵贵在敏听意见,头脑贵在思虑周详。依靠天下所有人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就能无所不见;利用天下所有人的耳朵去倾听意见,就能无所不闻;凭借天下所有人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四面八方的情况都汇集到君主面前,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总之,国君治国理民,以“国安而民治”为福,而以“国危而民乱”为祸。国君治国,无不欲趋福而避祸,但只有贤圣之君才能趋福而避祸。作为国君,在行仁爱、行恩德、行道义、行王道的前提下,要做到正身、饬官、化民,并具备君主应该具备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方可称为贤圣之君,具备趋福避祸的条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