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历史上圣人是不会为名所累,当真是人心最难参透
在商周时期有一系列传奇故事,其中有很多有名望的圣人,他们是不是真的就是如此,会不会被名望所累,其实这真正的圣人却并不看重这些。
姜子牙,又叫做姜尚,又号称飞熊道长,是商朝末年及周朝初年的人,大家对姜子牙多相识于神话故事。姜子牙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也是一个很耐得住寂寞的人,传说他在七十二岁是,垂钓于渭水之滨的磻溪,竟然钓来了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周文王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姜子牙亦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经历了七十二年的积淀啊),两个人互相一聊,当即合拍,相传周文王还为姜子牙拉车,拉出了八百步,定了周朝八百年江山。后来姜子牙出山,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俩讨伐纣王,被封为武官太师,甚至被周武王尊称为"师尚父",是武王伐纣时的关键人物,后来就封于齐地,是齐国的创造者,齐国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皆拥有一席之地,与太公姜子牙的功劳密不可分。
姜子牙当年就封齐国时,齐国有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叫做华士。这个人信奉一个理念,就是他觉得应该不向统治者俯首称臣,不去结交诸侯和达官显贵,齐国人都觉得这个人很奇特,不走寻常路,可能是一个很贤能、很有道德的人,为他积累了很多人望名声。太公姜子牙到齐国,听说了这个人,开始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只是派人去征召他出仕做官,第一次,他拒绝了,第二次,他又拒绝了,第三次……多次后,太公明白了这个人的意思,当即下令,派人诛杀了这个人。
后来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听说了这件事 ,很奇怪,怎么太公这么英明的人也会做出如此糊涂事呢?于是他问太公说:"这个华士我也有所耳闻,是齐国一名很高尚、有名望的人,人们都很尊敬他,太公你怎么就把他杀了呢?"
太公哂笑,心想你还是年轻啊,决定跟周公讲讲这个道理,说道:"这个人信奉什么理念啊?他的理念和日常所做的行为,就是不向天子称臣,不和诸侯及达官贵人结交,难道你还指望他能当你的臣子和朋友吗?既然他不能成为我们的臣子和朋友,就是不能成为国家的臣子和亲友,这个人就是抛弃国家的弃民,他根本不会热爱这个国家,更不会为国家出力效死。我多次征召他出仕为官,一是看中他的名声,二是再给他一次机会,我数次征召,他数次拒绝,这个人就是反叛国家的逆民。而且他在齐国十分有名望,齐国百姓都尊敬他,把他当做行为处事的老师,假使让他的影响力继续扩大,让整整一国的人民都效仿他,你还指望谁会做我们的臣民?"周公听完,觉得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太公姜子牙的治理下,齐国没有像华士那样抛弃国家、不愿为国家效力的人。所以齐国无论是在周朝鼎盛时期、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并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韩非(战国时期韩国的公子,口吃不善言语,而擅长著书,代表作品《韩非子》)就受到姜子牙的启发,创立了《五蠹》学说。
孔子在鲁国时,有一个名叫少正卯的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这个人擅长言语迷惑他人,跟孔子争夺学生,孔子的学生曾经三次离开孔子又三次回来。等到孔子做鲁国大司寇时,立即令人斩杀了少正卯。孔子的这种行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孔子心胸狭窄,记仇报复,有所孔子的名声和形象。孔子的弟子子贡就不是很理解自己的老师,于是问道:"老师,少正卯这个人是鲁国很有名望的人,老师您就这样杀了他,难道不会有损你的名声吗?"
孔子回答道:"人有五种恶行,连盗窃都比不上这五种恶行。第一个是心思通达但用心险恶,第二个是行为乖癖但很固执,第三个是花言巧语不说真话且很能狡辩善动人心,第四个是很爱记取不正确、不应该记的意思并且多而广博,第五个是顺应错误的理念反而认为理所当然!这五个,有一个都不免让君子嫌恶想要诛杀他,何况少正卯身兼数个呢?这个人是小人里很有能力的人,是一个不得不杀的人。"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事情的真相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华士拥有虚名,自己行为不正确却坚决不改,并且影响蛊惑他人,这种表面上的名人高士大师,普通人会被他所迷惑,只有真正明智的人才能识别出来;少正卯是小人中的桀雄,竟然能跟孔子争夺弟子,并且使孔子多次受挫,但是他的能力并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并不会使自己和他人受益,孔子不惜名声诛杀少正卯,岂非是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