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辅高拱与张居正、明穆宗是什么关系?
明朝政治斗争最复杂,最激烈的时候应该就是三位内阁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同朝为官之时。徐阶斗垮了严嵩,高拱斗垮徐阶,最后高拱又被张居正斗垮。更复杂的是,这几个人,最开始还一起为同样的目标奋斗合作过。看了他们的来往史实,只能说一句,果然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官场黑暗,下场需谨慎。
不过本文说的不是四人之间复杂关系,只截取高拱和张居正的恩怨是非来讲。而要讲这两人的关系,需要先了解两人是谁。张居正世人皆知,暂把高拱拿出来说说吧!高拱,字肃卿,号中玄,祖籍山西洪洞,祖先为避元末战乱迁徙新郑,因此一般说高拱是新郑人。高拱幼时聪颖,"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好读书,博文广知,嘉靖二十年中进士,任侍讲学士,后由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六年死于家中。
高拱与张居正早先交好,徐阶退休归乡后,还是张居正与李芳等奏请复起高拱的。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让二人互相攻讦呢?
万历帝初登基,内阁两大臣高拱、张居正,内臣第一大太监冯保,三人三足鼎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三足鼎立,三人如何能和平相处下去。为了自己的利益,三人中自有结盟。因为高拱是首辅,权力最大,说话也最有分量。《明史》说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也就是他自诩才略无双,因此在对人对事上难免盛气凌人。明史对张居正的评价为:"勇敢任事,豪杰自许"又加上"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由此可见张居正的秉性脾气应该和高拱差不多,因此张居正怎么可能容忍高拱在他头上指手画脚呢?因此他静心细想,知道自己的权利没有高拱来的大,若是单打独斗,是怎么也不可能赢过高拱的。于是城府颇深的张居正,拍手决定,和冯保联手一起斗垮高拱。而冯宝呢,也乐的斗垮一人,好使自己手中的权利再次增长。这样有了同一目标的两个人,当即决定结盟,共同斗垮高拱。
穆宗去世,神宗继位,高拱与张居正商量认为,皇帝年幼,应该将权利收归内阁。张居正这边装作十分赞同高拱的作法,另一边就和冯宝密谋,在太后前攻讦高拱。冯保在皇贵妃和陈皇后面前将高拱曾在内阁说过的一句话"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改为"十岁的孩子,如何做天子!",让后宫两位高位者,惶惶不安。为了保得君权至上,召集百官,再百官面前斥责高拱专权擅政,将高拱罢官遣回原籍。如此,张居正和冯宝两人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更奇异的是,冯宝欲借王大臣事件,置高拱于死地时,张居正又"贻书相慰安,乃止。",救了高拱一命。后来张居正回乡葬父,路过高拱的故里,专程探望高拱,两人相见掩面而泣,感慨不已。在这里,也不知该说张居正阴险,还是仁慈了!只能说,如此高大上的世界,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至于高拱与明穆宗的关系,世人多形容为"父子情"。穆宗因着小时候的情谊,对高信任又依赖,这样深厚的君臣情谊,再找不到第二个了!嘉靖三十一年,高拱任裕王府首席讲官,和裕王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高拱从踏进裕王府 ,就一直悉心传授教导裕王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教导和照顾,穆宗年幼的时候,爹不疼娘不爱,年龄幼小,性格软弱,如此一来一往,自然开始变得依赖高拱。传闻高拱迁任国子监祭酒,裕王拉着高拱的手不放,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有时候想高拱了,还会给高拱写信。穆宗临死前,将幼子托付给高拱,而高拱面对穆宗的死也哭泣不已,不能站立,还是张居正将他扶起。如此种种,都可以看出穆宗对高拱的依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