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张经为什么会含冤而亡?张经的诗词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5-24 属于:将相故事


  张经,明朝中期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廷彝,号半洲,生于公元1492年,去世于公元1555年。

  正德十二年,张经进士及第,此后开始进入仕途。初授浙江嘉兴知县,嘉靖十六年进兵部右司郎,总督两广军务期间,镇压广西瑶族叛乱。

  嘉靖三十二年,为南京户部尚书,后改任兵部尚书。当时明朝东南一带倭寇猖獗,给当地的百姓和往来商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清剿倭寇,朝廷受命张经总督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专办讨倭,便宜行事。

  嘉靖三十四年,张经取得王江泾大捷,杀敌一千九百八十多人,对倭作战取得极大的胜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取得抗倭首功的张经,等来的不是朝廷的奖赏,反而是责罚。嘉靖三十四年,嘉靖帝下诏逮捕张经,十月与李天宠、杨继盛一起被西市问斩。

  张经一案绝对是实实在在的冤案,当张经被逮捕,并且被判问斩之后,天下人都为他鸣不平。其实早在张经被问斩之前,朝中有 许多大臣对逮捕张经就表示反对。但是嘉靖帝却不顾左右相劝,一味将张经问罪,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这起大冤案中,有三位十分重要的人物,第一位是张经,第二位是赵文华,第三位则是严嵩

  从张经本人来看,他在前往追讨贼寇之时,给奸人留下了攻讦的把柄。

  张经奉命剿寇,到任之时见各军队军纪松弛。许多将领骄傲跋扈,在多次对倭作战中都因此而失败。多次的失败,直接影响到的就是整个军队的士气。所以张经到任,第一个就是整顿这个军队士气,严肃军规军纪,训练士兵。另一方面,从周遭调强兵,增强对倭作战胜利的希望。

  张经此番做法是十分正确的,毕竟以当时的士兵将领贸然发动抗倭战争,只会像往常无数次的作战一样失败。训练士兵和调兵都需要时间,而这就给朝中某些奸人抓到了把柄。他们向嘉靖帝上书,说张经养寇不动。嘉靖帝听闻之后,不论缘由,当即让张经立刻开动,并且派兵部侍郎赵文华前往督师。

  赵文华是权臣严嵩的干儿子,不通军事,飞横跋扈。当他来到军中之后,当即要求张经大军开拔。当时张经正在等候周围调遣的大军,自然不肯动身。赵文华抓住这个弱点,威胁张经给他白银万两,否则定会上书弹劾他。张经仗着自己比赵文华更有威望,拒绝了赵文华的索贿。张经的这一做法得罪了赵文华,而赵文华是个十足的小人,后来发生什么事情,大家大概可以猜到。

  赵文华当即上书嘉靖皇帝,言明赵文华养寇自重,多次督促都不开拔动身,有通敌之嫌。嘉靖帝停稳后,当即下令逮捕张经。尽管随后张经大捷的捷报传到京师,嘉靖帝也无动于衷。后来还是左右官员劝说,嘉靖帝才有些动摇,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将严嵩召来询问。

  严嵩是整个事件的第三个关键人物,当嘉靖皇帝询问于他的时候,他自然是站在自己干儿子赵文华这一边的。他不仅没有道出事实,同时还倒打一耙。他说张经养寇不战,完全是李文华、胡宗宪在一起谋划进剿,才取得了对倭作战的胜利。而张经不仅没有功劳,而且有冒功的大罪。

  嘉靖帝于是不顾张经的辩解,一味听信严嵩的谗言,将张经等有功之臣斩杀,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白塔题

  燕王本意筑金台, 只谓能收济世才。

  何事荆轲终远去, 空怜乐毅不归来。

  平沙古嶂河山在, 落日鸣琴草木哀。

  三辅云晴瞻北极, 九重宫阙自天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