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辅申时行简介 申时行是怎么死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5-24 属于:将相故事


  申时行明朝嘉靖年间状元,于明神宗时期入内阁,后来成为内阁首辅。尽管为相,但是在后世人的眼中,申时行这个宰相是一位不作为的宰相,对当时的政治并没有太多贡献,在许多人眼中申时行实在不是一个称职的宰相。

  申时行出生在明朝嘉靖十四年的长洲,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富商,至于生母,据说是一位尼姑。申时行的祖父小的时候被过继给徐姓舅家,所以申时行为苏州知府徐尚珍收养,小的时候是姓徐的。

  申时行所在的长洲文化兴盛,名士辈出,而他父亲又是有名的富商,有能力将他培养成人。所以申时行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之他本人十分聪慧而且勤奋好学,所以学识增长很快。观申时行此人,既有文人的才学,同时又有商人的机敏。直白点来说,就是有商人的投机特性,这也是他日后在官场的显著特征。

  申时行顺利的通过乡试,于嘉靖四十一年进京参加殿试,在参加此次考试的299人之中,申时行高居榜首,为一甲第一名状元。而等他中状元之后,即回归同宗,恢复申姓。

  明朝状元郎惯例是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申时行子安也不例外。如此几年之后,进宫为左庶子,不久之后又迁礼部右侍郎。也是在这段时期,世宗和穆宗先后去世,继承皇位的是穆宗的皇太子朱颐钧,也就是日后的宋神宗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当政之后,启用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大力推行改革。申时行在万历五年的时候出任吏部右侍郎,吏部位居六部之首,是掌管官吏铨选的重要部门。申时行位居此位,而张居正又恰好是申时行的考官,对他十分赏识,所以在张居正的提携下,申时行迅速升迁。

  也是在这一年,作为改革领头的张居正因为老父病逝,依礼回家守孝。虽然明神宗有意用"夺情"法留用张居正,但是在爱朝臣的攻击之下,最终还是离职。张居正走之前,向明神宗举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申时行。

  在张居正的举荐下,申时行得以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当时内阁之中有四人,分别是吕调阳张四维自强、申时行。在内阁之中,吕调阳年迈,因此很少入阁办公,明神宗下令遇大事驰告张居正,叫他裁决;小事由张四维全权处理。

  在四位内阁大臣中,申时行处于末位,仅是充位而已。不过有趣的是,就是一个充位的位置,最终却让申时行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立马遭到了反对派的污蔑。张四维继承张居正的内阁首辅之位,但是没有多久就因为父亲去世而回家守孝。张四维离职,内阁首辅的位置应该落到吕调阳和马自强上才对,但是关键是吕调阳因为年迈请辞,马自强病死。如此一来,相当于内阁之中就只剩下申时行最有资格了,于是申时行就这么戏剧的成为了内阁首辅。

  申时行成为首辅之后,一边反对张居正当初实行的各项政策,以此来得到百官的拥护,一边秉承上意。这样的行事,一直贯穿在他为首辅的最终。后来因为立储一事惹怒百官,最终在官员的激励弹劾之下,辞职归乡。

  当时明神宗想要册立宠妃郑贵妃之子为太子,但是朝臣却坚持不可废长立幼,应立皇长子为太子。在这场立储争斗中,申时行十分狡猾。他在神宗面前一副支持立郑贵妃之子的模样,到了大臣们面前则一副祖宗礼法不可侵犯的模样,坚决反对册立幼子为太子。

  为了取得中间的平衡,在随大流上了几份支持皇长子的折子之后,又立刻密奏皇帝,言明该如何册立幼子为太子。这份奏章的内容,后来被百官得知,群情激奋,前仆后继的弹劾申时行。虽然明神宗有意保他,但是在百官的强烈施压之下,申时行最终还是辞职归乡。

  申时行在归乡闲居二十三年,万历四十二年,他年满八旬,神宗遣使存问。诏书到了申府大门,申时行咽气。明神宗得知消息之后,诏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