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三君子刘大夏简介 刘大夏是怎么死的?
刘大夏是明朝大臣,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人,对明朝中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人物档案
姓名:刘大夏
字:时雍
号:东山
谥号:忠宣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湖广华容
出生日期:1436年
逝世日期:1516年
职业:兵部尚书
追赠:太保
代表作品:《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
天顺三年,刘大夏考中进士第一,八年进京参加会试,进士及第并且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待了一年之后,翰林院原本打算留职的,但是刘大夏自己请求出任吏职,于是为职方主事,又调升郎中,因为办事得力,通晓兵事,因此受到当时的尚书赏识。
刘大夏敢于直谏,明宪宗时期太监汪直专权擅政,执掌新增的特务机构西厂,好大喜功,于是想要开启西南边事。刘大夏直接将讨伐安南的文书不给,并劝说尚书余子俊,言明讨伐安南祸害,才使得西南人民得以避开战乱。
刘大夏后来因为将宦官阿九犯事的哥哥给打了,得罪了阿九,后来阿九在皇帝面前多次说刘大夏坏话,皇帝听信了阿九的诬陷,刘大夏被判下狱。还是怀恩极力挽回,才得以以判杖二十而释放。
弘治二年,刘大夏服满,调升广东右布政使。任职之时,当地不安定而多山贼盗祸。刘大夏给予不稳定的州县以警告,又亲自率军平定匪窝,并且未曾滥杀无辜,改为左布政使,调往浙江。
弘治六年,黄河决堤之时,刘大夏被推举前往处理灾难。在黄陵冈疏通贾鲁河,又疏通孙家渡和四府营上游,以分水势。从胙城经过东明、长垣到徐州修筑长堤,共三百六十里长,根治水灾。当时黄河一带有权贵通过高价卖粮获得高利益,有人劝诫刘大夏千万不要处理此事,以免得罪权贵。刘大夏谢过友人好意,但是到了之后,仍然按国法处置,保证了百姓的利益。
刘大夏是能臣,此后的官途,一直都勇于实践,并且不怕得罪权贵,很是为百姓做了好事。但是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最后受人诬陷被贬谪。
后来在太监刘瑾和焦芳、刘宇等人的联合之下,借田州岑猛的事,将大夏逮捕下到诏狱。刘瑾后来要以激变罪判大夏死刑,后来还是李东阳从中周旋调节,才将刘大夏判到最偏僻的边境戍边,刘大夏才得以保存。
在刘瑾和焦芳的运作下,刘大夏戍肃州,而当时他已经七十三岁,观者叹息流泪。
正德五年夏,刘大夏被赦免返乡。刘瑾被诛杀,恢复他官职,后退休,最后在家乡去世名,享年八十一岁。朝廷为其追赠太保,谥号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