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臣陈循为什么被谪戍铁岭?他的冤情有没有得到昭雪?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5-24 属于:将相故事


  陈循是明朝名臣,官至内阁首辅的位置,是永乐帝、洪熙帝、宣德帝、正统帝、景泰帝五朝大臣,对明朝政治有着一定的影响。后世对陈循这个人评价很高,说他是一个正直忠义的大臣。然而正直的大臣在朝政混乱之时,一般来说结局都不怎么好。更何况陈循还是在明代宗和明英宗之时的重臣,不可避免的被拖入这场混乱之中。

  明代宗和明英宗是两兄弟,明英宗是哥哥,明代宗是弟弟,两人之间的皇位继承十分奇特。明代宗继承明英宗皇位,封明英宗为太上皇,明英宗又为皇,废除明代宗之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便在于明朝历史上丧权辱国,极具耻辱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继位之后,宠信大太监王振,使得王振得以专权擅政。王振是历史上有名的奸宦,大权在握之后,一位的打压异己,迫害朝中忠直大臣,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剥削百姓,收敛钱财。在王振的干预下,明朝朝政混乱,国力下滑。

  与明朝逐渐陷入颓势不同,瓦剌族却先后统一蒙古三部,建立了强大的蒙古联盟。北方的草原民族,一直以来都对中原视眈眈。中原的富庶富丽,让草原人民十分渴望,所以当他们壮大起来之后,通常选择的就是南下进攻。要么就是大肆攫取汉族人民的物资而去,要么就直接一路南下进攻,取而代之。

  瓦剌强大起来后,果然对明朝露出了獠牙。由首领也先率领,瓦剌军侵犯明朝边境。明军犹如泥石流一般倾泻溃败,让瓦剌军一路进攻,威胁北京。消息传来,朝廷上下都震惊不已。

  宋朝皇帝第一想法是求和退让不同,明朝初期的皇帝都是战功卓著,让人钦佩的征战帝王。所以当瓦剌来犯之时,明英宗有了效仿先辈的想法。当时他亲信的太监王振,为了个人的利益,为了凭借军功获取更大的权益,便一直鼓动明英宗亲征。

  明英宗本身就对祖先明成祖十分仰慕,又有王振在一旁鼓动,还真就下令御驾亲征。这个想法自然遭到朝臣反对,但是明英宗却一意孤行。最终准备不足,物资匮乏,又有王振这个不通军事的人一通乱指挥,竟然让瓦剌军在土木堡大败明军,生擒明英宗。

  瓦剌军准备利用明英宗叩开明朝国门,以此获得更高的利益。在国不可一日无君之下,大家推举代宗继位,奉明英宗为太上皇。

  陈循之所以被谪戍铁岭,就是明英宗误会他推举代宗。在明英宗复位之后,还与于谦等人联系,预备兴起祸事。于谦等人被明英宗以叛国谋乱罪判处,陈循也因知情不报而杖责一百,谪戍铁岭。

  "王文、于谦有迎立外藩之意,被处死,子婿戍边。陈循与商辂,肖镃知情与谋,陈循被刑杖一百并流放铁岭卫"但实际上陈循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之所以遭到这样的误会,就在于徐有贞因为憎恨多次请求陈循推荐自己入内阁,而进行的诬陷。

  明英宗对于在明代宗时期受到重用的陈循本来就不信任,又有石亨等人在一旁说话,最后还真就信了。

  后来明英宗偶然得知,实际上于谦等人早就在景泰帝病重之时,请求复立英宗。只不过石亨等人为了抢夺拥戴之功,所以兵行险遭,实行夺门之变。得知这个情况后,明英宗将石亨等人处死。陈循得知这个情况后也当即上书"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恭诣南宫,奏请陛下再次临朝,不仅皇宫中没有任何骚动不安,而且也可以表明天下永远是陛下的。而石享等侥幸一时,计不出此,卒皆自取祸败。臣服事累叶,曾著微劳,实为所挤,惟陛下怜察。"

  陈循冤情得以昭雪,英宗"特放回原籍,为民闲住"。不过因为五年的流放生涯,对陈循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回乡不久就去世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