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名将朱能简介 朱能是怎么死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5-24 属于:将相故事


  朱能明朝初期名将,出生于公元1370年,去世于公元1406年,字士宏,是靖难之役中著名将领。他跟随燕王朱棣南下,曾经先后大败耿炳文李景隆率领的军队,为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大功。燕王称帝之后,对跟随自己征战的靖难之时的将领论功行赏,朱能封成国公。

  朱能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曾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为大明江山的开创和统一立下汗功劳,后来封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洪武二十七年,朱能父亲去世,朱能承袭父亲的职位,进入燕王朱棣的麾下效力。

  朱元璋驾崩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继位之初,就将目光放在了分封的诸王上面。他开始暗中筹划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朱棣当时为燕王,分封燕地,手握重兵,权利极大。建文帝削藩政策,触及了他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发起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之后,在朱棣麾下效力的朱能,自然走上了反叛中央政权的道路。他先与张玉一起诛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将北平九门放在燕王名下,因功进封同知。随后朱能跟随燕王征战,先夺取蓟州,又破遵化,辅助朱棣拿下雄县,逼降鄚州。

  朱棣后来在真定遭遇中央派来的大将耿炳文的部队,两军摆开架势对战,朱棣率领的燕军大败了耿炳文的部队。耿炳文到底是老将,虽然第一个照面就吃亏,但随后便重整旗鼓,准备反扑。也就是这个时候,朱能趁着敌方队伍没有完全整齐的时候,率军冲锋,将队伍再次冲破,俘获三千多名士兵。因为在此战的出色表现,朱能被升任为都指挥佥事。

  耿炳文败给朱棣之后,建文帝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更换大将。将老将耿炳文召回,封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元帅,给予其便宜行事的权利。建文帝对李景隆寄予希望,给了他五十万大军和极高的指挥权利,希望他能成功打败燕王,镇压燕王。

  李景隆是不是一个好的将领,我们不知道,但是朱能指挥打仗确实有一手。在击败耿炳文之后,朱能又先后击退围困永平的吴高,拿下大宁。李景隆后来率大军来到郑村坝,朱能率军击败李景隆部队。此次败给燕军之后,李景隆率军仓促逃亡,中央军损失惨重。

  建文二年,中央军和燕军重整旗鼓,再次对战。朱能作为燕军前锋将领,率军击溃中央平安部,后又在济南击溃中央军。

  年尾的时候,燕军在东昌被中央军队打败,朱棣也陷入被包围的困境。危难时刻,朱能与周长等大将奋力厮杀,为朱棣创造逃脱的机会。等到打破敌人包围圈之后,又在后为朱棣断后,功劳极大。

  建文三年,朱能率军打败中央军,挽回燕军在夹河失利的败局,使得燕军重振士气,与中央军大战。随后又陆续攻破藁城、彰德、定州、西水寨、衡水等等。

  建文四年,势如破竹的燕军在淝河战败,大将王真战死。当时许多燕将害怕迎来大溃败,所以都劝燕王回师,来日再战。只有朱能力劝朱棣,不要因为小的措施就退兵,像他人称臣。随后继续作战,朱能率军连破平安、盛庸等部。

  建文四年,朱棣在金川门之变的情况下,轻易的攻陷南京,称帝登位,是为明成祖。朱能因为战功显赫,因此被封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丘福,获赐铁券。永乐二年,又加太子太傅

  永乐四年,朱棣下命征伐安南国,朱能被任命为征夷将军,率军出征。也许是因为水土不服,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朱能最终在行军中染病,重病不治,在军中去世,享年三十七岁。朝廷得知后,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