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的故事:参加乡试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4 属于:徐光启
  •   明朝的读书人,一般都要走一条科举之路。先是考入县学,成为秀才,然后参加"乡试"考举人,之后到京城参加全国的"会试",再经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得中者就是进士,便可以做官。从此就可以拥有荣华富贵,施展政治抱负了。

      徐光启也是走的这样一条仕途进取之路。但他又和一般的读书人不一样。别人是一心只读仁厚家经典,做八股文章。而他则是一边读书,一边搞科学研究。又由于家庭的贫困,他还要靠教书、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来维持家人的生活。这就使他的科举之路曲折而又艰辛。

      明万历十六年(1588),又遇乡试,徐光启经历了两次落榜,无意再去应试,成天在地里干活。

      一天,徐思诚把徐光启叫到身边说:"你是个秀才,成天赤脚下田,成什么样子?今年又要举行乡试了,我劝你待在屋里,好好读书,准备参加乡试,若能考上举人,可比种田强多了。"

      徐光启说:"我这次不想去应考。去年秋天遭水灾,地里没了收成,今年我想精心侍弄一下,到秋多收些粮食。再者,今年的乡试地点在太平府,离家375千米,来回半个多月,吃饭、住宿、旅费得需要不少钱,到哪弄去?"

      徐光启的母亲钱氏听了,急忙说:"到你姑家借些来。"

      徐光启摇着头说:"我们已经向人家借了不少粮食,连春播的种子都是向人家借的,怎么好再向人家张口借钱呢?"

      徐思诚说:"不管怎么困难,你也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乡试三年才有一次,这次不去又要等三年。"

      钱氏接着说:"钱,我想办法给你借,地里的活就留给你阿爸去做吧。"

      徐光启只好顺从父母的意愿,每天闭门读书,做八股文章。

      钱氏和徐光启的妻子吴氏天天忙着织布,为的是能多卖几个钱。徐思诚虽已年逾半百,但也忙里忙外不得歇闲,徐光启看到这一切,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转眼,考期临近了。钱氏和吴氏忙着给徐光启打点行装。徐光启一边从干粮袋里往外掏米粉团一边说:"妈,家里剩的粮食不多了,你蒸了这么多米粉团让我带,你们吃什么呢?"

      钱氏急忙阻拦说:"你带着多吃几日吧,在家里总是有办法的。这还有两个银元宝,是卖了家里织的布换来的,就这么多了,带着路上用吧。"

      就这样,徐光启带着对一家老小的牵挂去赴考了。

      太平府在现在的安徽省当涂县,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所以只能走水路。

      起初,徐光启和几个同伴雇了一条船,沿吴淞江西上,进入大运河,打算循大运河南下转入长江再西上到达太平府,可当船走到句容的时候,徐光启却改变了主意,弃船登岸,挑着行李,徒步前往太平府。

      徐光启边走边想,步行虽然很累,但能比坐船快些,还能节省些路费。

      原来,从运河入长江,溯江而上,船行一日,才只有10千米路,这样的速度,怎么不让徐光启焦急呢。

      正走着,突然天下起雨来,徐光启走在铺满卵石的肠小路上,十分吃力。天黑了,雨还在下着,路越来越难走,看不清哪是水,哪是道。徐光启真想转头回家,可是已经走到这里了,怎么能再回头呢?他只好硬着头皮前进。

      徐光启终于走到了太平府,参加了乡试。考完回家,才知道家里曾经断粮,有一天竟是靠从篱笆上摘下的一个瓜来充饥的,幸好后来借到了米。

      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徐光启,使他一生刻苦节俭。

      这一次乡试,徐光启又落第了,他只好继续以教书为业了,过着清贫的生活。

       徐光启在科举考试中屡遭失败,主要原因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用八股文选拔人才,所注重的只是文章空洞的辞藻和繁琐的格式,几乎完全无视于思想内容。而徐光 启从少年时代就富有科学的精神,读书而能深思,所作文章大都与现实密切结合,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所以,就得不到考官的赏识,几番乡试都名落孙山。由于徐 光启写得一手好文章,善于抒情说理,所以逐渐他的名声就传开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