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的故事:少年壮志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4 属于:徐光启
  • <a href=/renwu/XugGuangQ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徐光启</a>
    徐光启
      明朝末年,上海还仅仅是个县城,大体上位于现在的上海南市区。出了上海县城不远,有座华寺,附近的老百姓凑钱请了位先生,就在里面办起了村学。

      隆冬的一天,寒风凛冽,雪花纷纷,中午散学的时候,孩子们都跑回家吃饭了,独有一个学生踏着积雪,一步一步走到新修的上海县城墙边,并攀了上去。

      路上一位行人看到了惊呼:"这是谁家的孩子呀,快下来。"

      这个小孩像没听见似的,站在城垛子上,仰望着空中飘舞的雪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就是后来官居宰相的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的家在上海县城的南边。本来,他的祖父以经商为业,家境还算富裕,但由于倭寇的连年侵扰,徐家渐渐败落。嘉庆四十二年(1563)民族英雄戚继光 率军沉重地打击了倭寇,但又遇到了灾荒,徐家还被贼盗抢劫,就这样,天灾人祸使徐家只好在老祖母的带领下靠辛勤劳动来维持生活。

      徐光启生活在这个清贫穷苦的家庭,从小就不耽于安乐,小小的年纪就帮助家里干些零活,由此培养了他勤奋、吃苦耐劳的性格。邻居见了常夸奖说:"阿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徐光启的祖母和母亲也很疼爱他,一有空闲就给他讲历史。

      有一次,他的祖母给他讲述了倭寇侵扰时和乡亲们一起逃难的情景,讲述了倭寇烧杀抢掠的罪行,激起了他对倭寇的仇恨,他攥着拳头说:"等我长大了,有了本领,决不让倭寇再来祸害百姓。"

      祖母把徐光启搂在怀里哭着说:"我孙儿真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

      徐光启聪明而且好学,徐家把光宗耀祖、重建家业的希望寄托在徐光启的身上,所以,尽管家境艰难,还是把他送进私塾读书。

      在学习上,他不仅知道努力用功,而且还非常刻苦,当天先生教的功课,他一定要在当天学会,要是学不会,他从来不肯出去玩,因此,他对先生教的文,能很快地背诵下来,学作八股文,进步也很快,成绩总是远远地超过别的学生。

      可是,待到徐光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那些枯燥无味的经书已提不起徐光启的兴趣了。对八股文,他也从心里感到厌烦,经常找一些兵法和农学方面的书籍来阅读。

      他的父亲不愿意让他看这些所谓的闲书,教育他说:"阿启呀,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大小做个官,也为徐家争口气。一家人都指望着你呢!"

      遵从父亲的旨意,徐光启对八股文和律诗还是很下工夫的,同时,他对兵法、算术、农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徐光启十岁的那年夏天,有几天连一丝风都没有,讨厌的蚊虫在人们的周围嗡嗡地闹个不停,人们都找个地方摇扇子歇凉,学堂里也很闷,教书先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何不言我志》,就出去纳凉了。

      这个作文题目出自孔子的《论语·先进篇》,先生留这个题目是让学生各自写出自己的志向。

      有几个学生看到先生出去了,就趴在桌上打起瞌睡来。

      剩下几个学生都围拢到徐光启的身边议论起来。因为徐光启的作文常常得到先生的好评,并常被作为范文供学生们欣赏,所以学生们愿意和徐光启探讨一下各自的想法。

      一个胖胖的学生说道:"将来我开个大钱庄,成为一个大富翁。"

      另一个学生抢着说:"我将来当个大官,出门坐轿子,一呼百应,多威风啊。"

      坐在徐光启旁边的学生问道:"阿启,你将来干什么?"

      徐光启沉思了一会说:"我想,做人要明事理,立大业,治国安民,崇正辟邪,这样才不枉为人一世。所以,我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听了徐光启的这番话,同学们都点头赞同。然后都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写起作文来。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先生转回来,他走到徐光启的身边,拿起徐光启写的作文看了一遍,禁不住地夸奖说:"想不到你小小的年纪,竟有如此志向。"

      徐光启是这样说的、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一生中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成为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先驱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