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明遇上大清:为报知遇何惧死——首山二百壮士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7 属于:历史故事


就在努尔哈赤乔迁新居的前后,一支240多人的明军小部队也来到辽阳附近的首山。带队的将领叫张神武,江西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区)人,万历年间的武状元,他之前的官职是四川都司佥书。在浑河殉国的周敦吉是他的同事。张神武和周敦吉在四川卷入永宁土司的内部纷争,结果两人一起丢官罢职,后来因为辽东军情紧急,周敦吉被允许去前线戴罪立功。张神武却仍在大牢里蹲着,是袁应泰发现了这位落魄的前武状元,以辽东经略的身份举荐张神武。张神武这才以原都司衔前往辽阳戴罪效力。

出来后,张神武召集了240多个本乡家丁,匆匆准备一番就踏上了北去的路。这些江西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一路疾驰,却仍没赶上辽阳大战。他们刚过天津沈阳就丢了,赶到广宁,辽阳也丢了。

而此时的广宁城已经从后方变成前线。当这些风尘仆仆的人出现在广宁城时,辽东巡抚薛国用十分感动。得知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辽阳,薛巡抚出于善意提醒他们,辽阳已经陷落。张神武很平静地说:“知道。”薛巡抚说那就好,留下来吧,张神武还是很平静地摇了摇头:“不行。”看着薛国用诧异的神情,他一字一顿地说:“我奉命保卫辽阳,不是防守广宁。”薛国用无奈地叹道:“辽阳早就沦陷了,还谈什么保卫,又怎么保卫?”张神武说:“那我就去辽阳杀奴贼。”薛国用更诧异了:“200人能杀奴贼?”回答:“不能杀奴,那就死在那里。”

张神武带着他的小部队向北进发。沿途,他们经常遇到从辽阳败退下来的明军,每当这时,张神武就会主动上前劝他们与他一起杀回去,收复辽阳,可没人理睬他们,这些败兵转眼就跑远了。一次次询问,一次次失望。

张神武的240余人就站在那儿,看着数万败兵成群结队向南逃去。望着他们的背影,张神武摇了摇头,继续率部前进,渡过辽河。过河后,这支小部队便遭遇了大队敌军,张神武及所部200余人只有14人得以突围生还,千里奔波只为舍生取义。

张神武慷慨赴死,报国之外,也是为了报答袁应泰的知遇之恩。

张神武被追赠都督佥事衔,他的一个儿子世袭千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