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明遇上大清: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7 属于:历史故事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它的名字就高度概括了山海关的地形特点——山、海、关。山海之间是关城,依山傍海的山海关就处在至关重要的咽喉之地。

山海关东边是大海,西边是崇山峻岭,辽西走廊长370里,最宽处不过20余里,最窄处仅有几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在这条狭长的走廊上,最窄的地方就是山海关。山海关是扼守辽西走廊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最险要的一道屏障。

山海关由长城、关城、南翼城、北翼城、老头、角山长城,配以关城东西罗城及东边的威远城、烽火台等组成,构成左辅右弼、互为掎角的军事防御体系。

山海关长城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为土筑砖包,底层是条石,外包砖墙,中间填三合土夯实,城墙顶部用砖铺面。山上长城建在山岭上随山势而起伏,因地形而不同,高度和宽度也不同。平原长城一般高度都在10米以上,宽达8米,可容10个人并排走。城墙顶部外砌垛口,上有瞭望口,下有射箭孔,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墙面还有排水沟和吐水咀。

山海关有4座城门,东门镇东门(“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就在这里),西门迎恩门,南门望洋门,北门威远门。山海关城四门的外围,都建有瓮城,现存的仅剩镇东门外一座瓮城。在东西城门的瓮城之外又增筑东、西罗城,在关城四周还有“环城为池”的护城河。

南翼城在关城南4里,北翼城在关城北4里。南北翼城修在山海关长城纵轴线上关城两侧,是关城的左膀右臂,又是守城部队的驻营地。平时士兵驻防在这里屯田、练兵;两翼城不仅是守城部队的营地,同时还是军需库,贮存有大量的粮草、武器、火药等军需。

老龙头长城在山海关长城南10里,好似龙头伸入大海,故名,是山海关长城的右翼要塞。

角山长城在燕山余脉角山上,在山海关城北15里,角山长城依山起伏,威武雄壮,由3道关构成。这3道关依地势由低而高,层层向上,越往上越险,角山长城是山海关长城的左翼要塞。

威远城在长城东2里外的欢喜岭上,是山海关东部外围屏障,山海关防御体系中的前沿阵地。

山海关长城附近有很多烽火台,这些烽火台以东西方向分布。城墙附近5里一台,远处10里一台,如遇敌情,在台上白昼点烟,叫狼烟台;夜晚点火,叫烽燧台。

山海关长城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长城纵贯,一关雄踞(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连成一体,“关隘相连,烽火相望”,层层布防,步步设险,构成能攻易守的防御体系。

但再险的关城也不能保证不被攻破,山海关固然易守难攻,明朝又以重兵防守。可是,仅凭关城、重兵就能守住吗?之前的沈阳辽阳、广宁也都是大军云集、城高池深,火炮火枪环列城头,可结果如何呢?只守了数日罢了。山海关当然比这些城池难攻,但再难攻也不过是多挺一些时日。所以,利用地形地势加大防御纵深才是确保山海关,进而确保京师安全的好办法。

从辽东进关最便捷的就是辽西走廊,袁崇焕反对王在晋建八里铺关城就是因为那里距山海关只有8里,没有防御纵深,那守8里、18里又有何区别?后金军攻开八里铺就会尾随败兵顺势冲开山海关。

袁崇焕要守的就是辽西走廊,而孙承宗支持袁崇焕的主张,也是因为他看得很清楚,只有确保辽西走廊,才能守住山海关。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他们的正确——直到北京失守、明朝亡国,清军也未能攻破明军在辽西走廊的防线,他们连山海关的门都没摸着。

辽西走廊最北端是锦州,这是第一道防线,而走廊中第二处比较狭窄险要的地方在宁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兴城,这里是扼守辽西走廊的第二道防线。山海关是第三处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而八旗兵从1631年攻锦州,到1642年才攻下锦州,仅仅攻下第一道防线就用了11年。1644年,明朝亡国前夕,吴三桂还在坚守第二道防线的支撑点宁远。而宁远也不是清军攻下来的,而是明军主动放弃的。山海关也是,那是吴三桂在腹背受敌的情势下主动开关,不然清军也没那么容易进山海关。

后金军(后来改叫清军)全力以赴打了十几年就为了撕开明军的辽西防线,也就是以山海关、宁远、锦州为支撑点的关宁锦防线,从1626年到1644年,拼尽全力也未能真正从正面攻开关宁锦防线。

辽西走廊的三道防线,也正是袁崇焕后来的部署,祖大寿守锦州,赵率教守山海关,他亲自坐镇守宁远,三道防线扼守辽西走廊,拥有足够长的战略纵深,八旗军多次进攻都被打了回去,最终不得不绕过辽西走廊舍近求远去爬山。

清军很清楚,攻不下山海关,他们就占不到关内一寸土地。因为山海关在明军手里,他们即使攻下城池也守不住,后来的几次绕远入塞,也不过是如同当年的匈奴,只是沿途抢掠,然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支持守山海关的人,理由是坚壁清野,延长敌人的后勤补给线,增加后金的进攻难度。可是他们忘了后金是以骑兵为主,速度很快,也就是多走两天路,对后勤的依赖远不如明军那么严重,不会造成多大困难,而且后金军也就是后来的清军,也可以步步为营,建立一个据点前进一步。

后来他们就是这么做的,锦州就是他们用这种办法打下来的。后金的大本营在辽阳、沈阳,即使从广宁出发也得走数百里,所以皇太极就在锦州附近的义州屯兵练兵。八旗军轮番戍守,3个月轮换一次,就这么长期屯田驻守围困。

明朝主动放弃辽西走廊的结果只有一个——便利后金的进攻。不用攻锦州、攻宁远,直接兵临城下攻山海关。

就在朝廷上下热议王在晋的八里铺方案,纷纷赞同退守山海关的时候,天启二年(1622)六月,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亲自奔赴关外进行实地考察,察看地形后孙承宗看中了宁远。

孙承宗,明代优秀的战略家,关宁锦防线的总设计师。

有一个人也相中了宁远,这个人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金榜题名后的袁崇焕被分配去福建邵武做知县。3年后,天启二年(1622),袁崇焕进京述职,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位伯乐——御史侯恂。因为政绩优异考核优等,袁崇焕确定会升官,但会去哪儿就不一定了,或许就是回到地方官升一级,还是做他的父母官。但侯恂的出现改变了袁崇焕的命运。

在御史侯恂的推荐下,袁崇焕从正七品知县被提升为正六品兵部职方司主事。兵部职方司,长官是兵部正五品郎中,下面有从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主事是其中最低一级。也就是说,在高官云集的京城,兵部职方司主事只是一个芝麻官。官虽小,却很重要,因为兵部职方司相当于总参谋部。

突然有一天,这个新来的职方司主事失踪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他的去向。一些传统史料说,袁崇焕的突然失踪令很多人不知所措,其实,当时的袁崇焕只是一个小人物,压根儿就没人在乎他的死活。

真正令袁崇焕出名的是他重新出现后的举动。原来,这位兄台单枪匹去了关外。他去的目的跟孙承宗相同——考察地形。袁崇焕也看中了宁远。

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

袁崇焕回来后就向朝廷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在当时的人看来,去关外跟后金军打仗十之八九就回不来了,所以人人都避之不及,袁崇焕这时敢说这话,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没人要求他去,他是自愿的,袁崇焕是真正的勇士。勇于担当的不止他一个,他的上级后来也是他的老师孙承宗也是这样的人。

王在晋被打发去南京养老后,孙承宗主动请缨接任辽东经略。辽东经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烫手山芋,很多人宁肯不当官,也不愿接任。就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职位,眼下这个形势,去当辽东经略不被敌人杀,也被自己人杀。几位前任的下场明摆在那里,但孙承宗依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副重担。

被孙承宗、袁崇焕一致看好的宁远在山海关外200里,位于辽西走廊的中部,在锦州与山海关之间,扼守辽西走廊的咽喉,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宁远城背山面海,居山海要冲。城外山海之间有一条通道,北达沈阳,南通山海关。宁远城东有首山,与螺峰山(窟窿山)相对,两山之间仅有百米宽的通道。不远处的大海中有觉华岛(今辽宁兴城菊花岛),可驻水师,囤贮粮秣。守住宁远,战略根本山海关就不会受到威胁。

正如孙承宗所说:“若失辽左(指辽西走廊),必不能守榆关(指山海关);失觉华、宁远,必不能守辽左。”孙承宗的战略意图是积极部署宁锦防线,山海关外以宁远为重点,以锦州为前沿,将沿线原有城池一一恢复,派驻军队,层层设防,形成以宁远为中轴,从锦州至山海关长达400里的坚固防线。

孙承宗曾与袁崇焕有过一番长谈,也正是因为这次谈话,令孙承宗认定这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有胆识(敢主动上前线没胆量是不行的,看看之前的那些货),有远见(见解一致守宁远),有担当(勇于任事,辽东前线已经是一团糟,朝廷上下没几个人愿意去,他愿意去,不是强迫而是主动请缨、毛遂自荐)。

事实上,袁崇焕的前任王在晋对袁崇焕也很赏识,还向上面推荐提拔袁崇焕,但袁崇焕依然反对王在晋的方案,说明袁崇焕是对事不对人。

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后,袁崇焕被任命为宁前兵备道,前往宁远驻守。

而其实在袁崇焕之前,已经有一个人早于袁崇焕在那里了。说起此人,可是大有来历,孙承宗、袁崇焕跟他比起来,也只是匆匆过客,他才是这部大戏的主角。因为他是坐地户,土生土长的辽东人,他的家在宁远,他就生在宁远。他就是威名远扬的关宁铁骑真正的统帅、辽东名将祖大寿。

宁远建城之前,祖家就在辽东了。宁远建城后,祖氏全家迁居宁远卫。祖氏世代从军驻守辽东,但也只是百户之类的下级军官。祖氏的发迹是从祖仁——祖大寿的爷爷开始的。成化年间,祖仁因屡立战功被提升为援剿总兵、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驻守宁远卫。

祖仁有3个儿子,3个儿子中最有出息官做得最大的是二儿子祖承训,万历十年(1582),祖承训就当上了辽东副总兵。

万历三大征的抗日援朝,先于大军进入朝鲜打头阵的先遣队指挥官祖承训就是即将登场的主角祖大寿的老爹。

宁远祖氏与铁岭李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都知道努尔哈赤做过李成梁的跟班,其实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早年也曾追随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征战四方。虽然祖承训的第一仗没打好,大意轻敌中了埋伏,但随后,祖承训就跟着李如松二番杀入朝鲜。在平壤之战中,祖承训率领的明军假扮朝鲜军成功地迷惑了日军,攻入平壤城,亲手斩杀日军将领久野重胜、池边永晟等10多人,一雪前耻。

将门出子,祖大寿子承父业也从军守边,泰昌元年(1620)任靖东营游击。天启元年(1621),祖大寿在广宁巡抚王化贞帐下做中军游击。天启二年(1622)正月,广宁兵败,熊廷弼、王化贞率军民退入山海关,祖大寿率部进入觉华岛。从那时起,祖大寿就一直待在岛上。

天启三年(1623),孙承宗令祖大寿重筑宁远城。但当时朝廷上下都在热议守山海关,祖大寿也听到了风声,所以,孙承宗让他修城,他也不好好干。反正迟早也要放弃,那还修它干吗?还不如省点力气,这位老兄不好好砌墙,只是应付差事。

宁远是祖大寿的家,没有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园,但连祖大寿都是这个态度,可见当时朝廷里主张退守山海关的风向有多么强烈。祖大寿认定朝廷不会坚守宁远,孙承宗上任前的确如此,但孙承宗上任后就不同了。

孙承宗派祖大寿去修城后也不放心,特意派袁崇焕、满桂去宁远检查筑城,结果一来就发现了问题,祖大寿这个家伙根本就是在应付偷懒,袁崇焕不得不亲自监督,从头再来。因为袁崇焕也主守宁远,甚至比孙承宗都坚定,在他的督造下,宁远才又重新开工。

天启四年(1624),新的宁远城建成,新城墙高10米,成为明军在关外的又一座坚城。

随着宁远城日渐巩固,明军防线不断向前延伸。在稳固宁远后,天启五年(1625)夏,孙承宗调兵遣将恢复在锦州、松山、杏山、大小凌河各城的驻军。明军的防线自宁远又向前推进200里,从而真正形成了以山海关、宁远、锦州为中心的长达400里的关宁锦防线。

孙承宗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被证明是当时切实可行的正确决策。以往派去辽东的明军都是从各地临时抽调的,这些部队作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的确是精锐,比如戚家军、白杆兵,但更多的是滥竽充数。连王在晋都知道“边兵善奔”,所谓“善奔”,就是逃跑,这些兵领军饷的时候积极,打起仗来逃命更积极。这些兵逃跑的速度,后金军骑马都追不上。也正是深知边军的善奔特性,所以孙承宗上来就裁汰这帮人,换上辽东本地兵,组建新的部队——以辽人为主的关宁军。

孙承宗接手辽东防务后亲自设计了关宁锦防线,但仅有防线、仅有关城是不够的,还要有人去守。规划好了防线,孙承宗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将练兵。守辽4年,孙承宗练兵11万,编练了火器营、水师营、车营。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承宗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是战略大师(设计了折磨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将近20年的关宁锦防线),还在于他是一位慧眼识才的伯乐。孙承宗选拔的将领不只袁崇焕、祖大寿,还有满桂、赵率教、何可纲等。这些人将在未来的烽火岁月中大放光彩。

孙承宗为守辽东呕心沥血,那些京城的言官却在那阴阳怪气污蔑攻击,干活的人辛苦挨累,不干活的说风凉话。如果仅仅是说风凉话也就罢了,他们还千方百计造谣弹劾孙承宗。也难怪当年明月会说言官是有执照的混混,万历皇帝之所以20多年不上朝,就是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1644年,在李自成的农民军面前,这些可耻之人还会有更可耻的表演。

天启五年(1625)十月,辽东经略孙承宗、辽东总兵马世龙因柳河之败被逼辞职。天启五年(1625)二月,原本已经退休回家的高第被弄回来,五月升兵部尚书,十月接任辽东经略。

高第上台后只干一件事——撤退。他下令关外各城堡守军全部撤入关内,大小凌河不要了,锦州不要了,总之关外的城池全不要了。明军全线撤退,百姓扶老携幼也跟随入关。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大撤退是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做出的。也可以说是逃跑。努尔哈赤知道有人这么配合他、理解他,想必会很高兴。

很多主张退守山海关的人都说辽西走廊是努尔哈赤不要的,孙承宗并不是收复土地,而孙承宗守辽4年,花费了数百万两粮饷,加重了朝廷的负担。只有退守山海关,坚壁清野才是妙招,这是大错特错。

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努尔哈赤不是不想要辽西走廊,不然就不能解释他后来为何攻宁远,他儿子皇太极为啥锲而不舍地围攻锦州10年。辽西走廊上的宁远、锦州、松山、杏山、大小凌河他都想要,可问题是后方毛文龙一直在积极袭扰他,蒙古各部也态度暧昧,经常来抢一把,辽东民众的反抗又此起彼伏。努尔哈赤连辽东都搞不定,被迫放弃广宁,他哪还有实力去占辽西走廊?就他当时那6万人,保住辽东都费,哪有多余的兵去占锦州、宁远?

辽西的400里土地,的确不是从后金军那里收复的,而是恢复驻军,防线前推。但这也正是明军的幸运之处,孙承宗抓住了后金自顾不暇的4年机会,精心构筑了坚固的防线。等努尔哈赤缓过劲来,再想攻山海关的时候,才发现在广宁与山海关之间出现了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城池堡垒。

明军修城的钱粮花得很值,看看之后清军入关抢掠的数目就会知道那些损失有多大。如果不守关宁锦防线,仅凭一座山海关,恐怕努尔哈赤早就攻进来了,到时损失的何止数百万两。

就在努尔哈赤为眼前魔术般出现的坚城堡垒犯愁时,好消息传来,明军主动退了。不用去啃砖头了,可以大踏步前进了。当然了,努尔哈赤不满意的地方还是有的,明军撤了,百姓也撤了,粮食财产也都搬走了。努尔哈赤不高兴了,全搬走了,我还抢啥?那就只能打进山海关去抢了。

天启六年(1626)正月十四,努尔哈赤率八旗军主力6万人从沈阳出发,十七日渡过辽河,二十三日抵达宁远城外。著名的宁远之战拉开序幕。

努尔哈赤事前已经探明,宁远附近已经没有明军,宁远只是一座孤城。他的情报很准确,此时驻守在宁远的明军只有1万多人,没有援兵,努尔哈赤一向重视战前侦察,这也是他能屡屡得手的原因之一。但守城主将袁崇焕有信心在宁远挡住后金军。袁崇焕的自信来自组建不久的关宁军,还有一件秘密武器——红夷大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