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杞人忧天(qirenyoutian)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成语繁体:杞人憂天
组成汉字:杞、人、忧、天
成语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成语示例:杞人忧天,伯虑愁眠。◎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读音正音:杞,不能读作“jǐ”。
成语易错:忧,不能写作“优”。
成语辨析:杞人忧天与“庸人自扰”有别:杞人忧天偏重在忧;指不必要的担忧、害怕;所指一般限于心理活动;“庸人自扰”偏重在扰;所指除心理活动外;还兼指不必要的具体行动。
成语出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百度百科: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封夏朝开国君主禹的后裔到杞地(河南开封东南部的杞县)建立杞国,杞人就是对杞国人的称呼。杞人忧天传说中蕴含的造福于民、泽被后世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2014年12月,河南开封申报的“杞人忧天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语造句:杞人忧天,伯虑愁眼。(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英语翻译:man of Qǐ fears the sky falling (idiom); groundless fears
故事典故: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 [ 阅读详细]
近义词: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反义词:无忧无虑若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