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05-08 属于:ABCD式成语偏正式成语

    成语名称:拍案而起(paianerqi)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组成汉字:拍、案、而、起

    成语解释: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

    语法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慨

    读音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易错:案,不能写作“按”。

    成语出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百度百科:拍案而起,汉语成语,出自明·冯梦东周列国志》第46回,形容非常愤慨。

    成语造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英语翻译:lit. to slap the table and stand up (idiom); fig. 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 unable to take it any more

    近义词义愤填膺忿然作色

    反义词心平气和悠然自得泰然处之

上一篇:拍案称奇 下一篇:拍案叫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