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相杨幺起义(1130~1135年)
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1130至1135年),湖南鼎州(今湖南常德)民钟相、杨幺等率众于洞庭湖地区的农民起义。
建炎四年二月,钟相率先聚众起义,获得鼎、澧、潭、岳、辰(今湖南常德、澧县、长沙、岳阳、沅陵)等州19县民众响应。义军共拥钟相为楚王。三月,宋朝廷多路出兵,前往镇压,企图分进合击,一举歼灭义军。孔彦舟部遭义军袭击,丧师甚众。遂行离间计,暗派兵士混入义军,然后突然夜袭义军,里应外合,俘斩钟相。
钟相牺牲后,杨幺、夏诚等率领数十万义军,转入洞庭湖区,兵农相兼,继续与官府抗争。绍兴三年(1133年)四月,杨幺立钟相少子钟子义为太子,自号“大圣天王”,重建楚政权。六月,宋朝廷遣荆南、潭鼎澧岳鄂置制使王,统领神武军3万余人,并节制水军统制崔增、副统制吴全部万余人,战船数百只,趋洞庭湖镇压。十月,王至岳州,率舟师与杨幺车船短兵激战,败退桥口(今湖南湘阴西南)。旋留崔增、吴全等设伏岳州艑山、洞庭湖口等处,自率神武军万余人,趋鼎州,会合程昌寓军,企图两面夹击,歼灭义军。杨幺将计就计,坚壁上游诸寨,用部分车船出没于空寨间,牵制上游官军,另施疑兵,以车船潜载数千义军,偃旗息鼓,顺流东下,诱歼宋军。十一月十二日,王等率军出下芷江口,由西向东,逐个围剿义军水寨,所至皆扑空,义军车船至阳武口(今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湖面宽阔处,突然回旋,纵横冲撞,官军猝不及防,舟船皆被撞沉,崔增、吴全及属下无一生还。义军阳武口大捷后,回师又败王等军。绍兴四年六月,王再次遣军进剿。七月,杨幺乘湖水暴涨,率车船出湖反击,尽歼社木寨(今湖南常德东南)守军,王败逃。
义军屡战屡捷,宋朝廷遂于绍兴五年二月,调兵号称20万大军,命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置制使,趋洞庭湖围剿。五月,宋军封锁湖区四面江河要津,岳飞率部至鼎州,先以离间诱降,分化瓦解义军,继以大军压境,示师威胁,义军首领杨钦、刘衡等相继投降,唯杨幺、夏诚等仍据寨自固。岳飞纳杨钦献策,遣人开闸泄水,置巨筏堵塞港叉,并于湖面散放青草,以破义军车船优势。后以杨钦为向导,进围杨幺水寨。杨幺水军出战,因水浅、车船机轮被草缠住,滞停不行,被官军击败,各水寨或降或破,起义终被镇压。
宋代用以掩护士卒攻城挖地道的轒辒车(模型)
宋代用以破坏城防工事的饿鹘车(模型)
上一篇:金攻南宋陕川之战(1130~1134年)下一篇:岳飞收复襄阳等六府州之战(11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