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战争形势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前的漫长岁月,史称先秦时期。
中国古代战争发端于传说中的“三皇”时代,形成于“五帝时期”。见诸文字最早的战争为神农氏伐斧燧氏之战(约公元前35世纪),其后是部落联盟间规模较大的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约公元前3000年)。至颛顼、尧、舜、禹时,战事日多。禹以前的联盟有简单的管理机构,领袖、首领拥有数量不多、已具有军队性质的“营卫”队,战时即为作战骨干。作战方式极为原始,由首领率全体或部分人员,使用由生产工具转化来的石、骨、木质兵器,蜂拥而上,进行群体格斗。交战胜负,取决于参战人员的数量、体力及勇敢程度。
约公元前2070年,启凭借武力杀掉伯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约公元前2059年,启兴兵讨伐有扈氏,双方在叫甘的地方进行一次决战,启胜,巩固了夏王位世袭制。由夏经商至西周灭亡的1400年,是中国古代战争缓慢发展的时期。商中期前的战争,主要有羿、寒浞之乱,少康中兴及商灭夏鸣条之战。战时军队以使用石质兵器的步兵为主,有少量战车;商中期后的战争,有武丁攻鬼方,纣攻东夷,周成王东征淮夷,昭王南征荆楚,穆王西征犬戎等。这时的军队已装备青铜兵器,战车增多,发展为车、步两兵种。周灭商牧野之战,战车的机动性、冲击力得到充分发挥。
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后,周平王宜臼在晋、郑等诸侯国的援助下,自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重建周朝统治,这一时期称为东周。史学界又将东周分为两个时期,自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历时294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时期。奴隶、平民的不断起义和新旧阶层斗争的兴起,促进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其后,周王室日趋衰微,在140多个诸侯国中涌现出一批强国,相互兼并、争雄,出现了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和争霸战争。
春秋时齐国发达最早。齐桓公(公元前685至前643年在位)任用管仲,国势强大,在抗击北部戎、狄族侵犯中拯救了一些中原小国,同时抗拒了楚国北上。公元前651年,诸侯盟会于葵丘,齐桓公成为霸主。继为霸主的晋文公(公元前636至前628年在位)继续抗拒楚国北进,主持了践土之盟。此后,秦穆公(公元前659至前621年在位)称霸于西戎;楚庄王(公元前613至前591年在位)则北向窥测周王室,于败晋后称霸中原。公元前546年宋国向戌倡议召集弭兵之会,各国承认晋楚霸权。公元前6世纪下半期,江南吴国崛起,一度进占楚都。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公元前495至前473年在位)开江淮运河北上,会诸侯于黄池,成为霸主。公元前473年,越灭吴。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建立了常备军,奴隶也开始被征入伍参战,车战进入极盛时代;战争由实力制胜发展为谋略制胜,战略战术发展迅速,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战争理论巨著——《孙子兵法》。春秋近300年的战争史,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地位突出,对后世提供了久盛不衰的启示。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期。在长达254年的历史中,见诸史籍的战争达200多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推进封建改革和扩大统治权力,整军经武,革新军制,增强装备。战国七雄之间,从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连横合纵,兼并征战,异常频繁,异常激烈。战国初期魏国最强,于公元前344年称雄。继之秦国崛起,蚕食韩、魏、赵国,并向南取蜀、夺取楚国汉中之地。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统一天下。
战国时期的战争史,集中表现在:一是战略形势的变化及其战争指导的得失,直接导致各国战局胜负命运。二是兼并战争日趋残酷,规模扩大和频率加快带来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军队机动性更为增大,战术的运用更为灵活,筑城体系及城池攻守作战的技术、战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三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军制较之于以往奴隶制军制有了根本性变化,文武分职并有了独立的军事指挥系统;各国都先后实行了普遍兵役制,军队发展为步、车、骑、水多个兵种,杀伤力大的铁兵器和弩普遍装备于军队。四是战国诸子对战争规律的探索和揭示日渐系统化、理论化。
上一篇:古代战争 上篇 (公元前35世纪~580年)下一篇:神农氏伐斧燧氏之战(约公元前35世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