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师旷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

师旷是盲人,常自称“暝臣”、“盲臣”。其为何目盲,有三种说法:第一说是他天生眼盲;第二说是他因为觉得眼睛看到的东西使他无法专心地做一件事,所以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的心清净下来;第三说是他自幼酷爱音乐,聪明过人,就是生性爱动,向卫国宫廷乐师高扬学琴时,用绣花针刺瞎了双眼,发愤苦练,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琴艺逐渐超过了师父。

师旷在晋悼公初年进入宫廷担任主乐大师,凭借其艺术造诣、满腹经纶和善辫口才赢得悼、平二公的信任,悼公末抑或平公时为太宰,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淮南子》云:“师旷譬而为太宰”,他“大治晋国”,晋“始无乱政”。

在先秦文献中,师旷是敏感于声音的代名词。难得称赞人的庄子在自己的著作里也说他“甚知音律”。师旷的出身是一个谜,人们不清楚他的出身和由来;他不像其他先秦有名有姓的人物,几乎都可以追溯出高贵的血统。据说他出生于晋灵公时代,因妙辨音律而担任晋国乐官,晋平公时期,师旷以其渊博的学识显名于当世。师旷精通阴阳,据说为了杜绝干扰和诱惑,专心音律等研究,他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说,师旷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又称瞑臣。他字子野,因为担任晋国的乐工,亦称晋野。这个盲人音乐家留下了很多故事。师旷不只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而且是一个有音乐天才的教育家、政治哲学家,一个先知。先秦时代,乐律乐理带有相当神秘的色彩而备受推崇。乐工们在随侍演奏的同时,往往也备召咨问军国大事。师旷不闲于琴瑟而匡主裕民,更得益于他的学识渊博和口才,因此他能得到悼公、平公两代国君的信任,几乎参与了晋国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事务。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言天下有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其四是君王穷兵黩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