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为何宋朝的士大夫敢同一国之君的皇帝较劲?

宋理宗时,台谏官李伯玉因为发表过激言论,受到降官处分。但降官的制书,舍人院一直不肯起草,以此抵制皇帝的决定。过了一年,降官制书仍未能颁布。后来牟子才兼直舍人院,觉得拖下去也不是方法,终于将降官制书草拟出来,但牟子才却用他的生花妙笔对李伯玉大加褒奖,看起来哪里是一份谪词,分明是表扬信。

宋朝士大夫

宋理宗找牟子才商量:“谪词皆褒语,卿且改改如何?”宰相也过来说情:“小牟,给皇上一个面子,修改修改。”牟子才强硬地说:“腕可断,词不可改!丞相欲改则自改之!”这么有脾性的士大夫,宋后不多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神宗朝的王珪,擅长阿谀圣意,可即便是这么一个“窝囊丞相”也有他的脾性。王珪曾向神宗三次推荐张璪,神宗都不用。王珪便提出辞职:“臣为宰相,三荐贤三不用,臣失职,请罢。”我们知道,宰相有任百官之权,在这一权力不获君主尊重的情况下,王珪以辞职要挟,也算是表现出了一个宋朝士大夫的气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士大夫奴化中国的士风是在清代才遭到严重摧抑的,经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后,江南士风出现了严重的奴化。

因为时代的风气已变,士子的脊梁骨已断。直到清末,士人才略恢复宋朝士大夫的气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