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关羽曹操是敌是友 曹操杀荀彧

关羽曹操

曹操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其实很是微妙,曹操曾经救过关羽,对关羽有过救命之恩,虽然他们各为其主,但是也称不上是敌人。曹操是一个十分爱惜人才的人,而关羽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的军事才能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熟读各类战书,谋略相当,征战四方,战绩卓群。

如此一个有才之人,曹操必然十分爱惜,他赐赠关羽赤,想让关羽为其效力。但是关羽毕竟是一个重情重义侠肝义胆的热血男儿,他在曹操手下不久之后便投了刘备。但是关羽性情中人,此举必定让他产生了愧疚之情,所以在华容道上释放了曹操。

但是毕竟关羽是一个忠义之士,他与刘备,张飞的桃源三结义,注定了最终是站在刘备这一头,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关羽的志向是灭乱臣贼子,复兴汉朝。但是当时刘备一时被曹操所打败,仓皇而逃,留下了一家老小。而且刘备的一些将员因不降曹操而被杀害。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弟弟,自是要担当起照顾刘备一家老小的职责,所以关羽暂时的归顺了曹操。但是曹操心里肯定是明白的,是万不得已之策,并不是关羽的本意。可曹操惜英雄人才,对于关羽这样不可多得的忠义之士,自然是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想要关羽归属自己,为自己尽忠。但是关羽是对刘备是如此的忠贞,愿意一生追随刘备。无奈曹操的恩情,关羽也是记在心里,在后来的战役中,解曹操的白马之围。

曹操杀荀彧

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士,被称为王佐之才。他对曹操非常忠心,但是曹操称王之时,他反而私下表示反对,并且最终在曹操的推波助澜下抑郁而死。第一谋士为何要反对曹操称王,并最终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呢?

其实荀彧忠于曹操,只是因为欣赏曹操,觉得曹操可以安定天下,使得大汉王朝可以继续下去,所以他才一心一意的辅佐曹操,并屡次给曹操推荐像郭嘉戏志才这样的人才给曹操,因此曹操越来越倚重荀彧。

但是当曹操一统北方,准备自立为魏王的时候,荀彧才知道曹操的野心不在于维持大汉王朝,而是自己称帝。荀彧是汉朝最后的忠臣,他知道曹操一旦自立为王之后,和汉王朝的关系便不再是臣子和帝王的关系,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才会反对。

而曹操并没有亲自杀他,曹操当时称帝时机不对,但是他知道次子曹丕有帝王之相,而荀彧是曹丕的老师,他担心自己死后,曹丕对荀彧下不了狠心,抱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心思,他给荀彧送去一个食盒。而关于这个食盒,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有说这个食盒里面的食物有毒,荀彧死于这里。还有一个说法是曹操送去了一个空的食盒,可能不一定是非要致荀彧为死地,但是要荀彧闭口不言,但是荀彧看到食盒的一瞬间却选择死亡。

可以说,荀彧的死,在于他对汉王朝的忠心,和太过直白。

曹操与献帝

献帝刘协刘宏的第二个儿子,后来他被董王后抚养长大,开始刘协被封作渤海王,后来被封为陈留王。董卓废了刘辩,他立了刘协使其成为皇帝。后来董卓被杀,曹操控制住了刘彻,并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协其实自小天资聪颖,但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动荡,每个人都想争夺权力坐上皇位。怎得无奈,刘协当时年幼,不得已成为了这些人的傀儡,成为他们争夺权力的工具。刚开始的时候,曹操向刘协献上了无数的珍宝和难觅的山珍海味,以此来博取他和一些大臣的信任和好感,让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心,以便将来登上王位。

当时刘协并不认为曹操会谋朝篡位,反而是会辅佐他更好的成为一个君王,所以他册封了曹操成为他的大将军。但是后来曹操逐渐露出了狐狸尾巴,开始排除异己,以此增加自己的势力。刘协还是过于年轻,对于曹操的种种行为却没有忍住,过早的打草惊,没有等到自己的军事政治势力成熟的时候再来一举剿灭曹操。

但是现在说来也只是如果,毕竟历史无法重演。后来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协,使其成为国丈,彻底控制了刘协。在那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站在了曹操的一边,刘协那时18岁,也有了自己的一定谋略安排,他有自己一边的汉室大臣。但是毕竟曹操当时的实力已经压倒了刘协,刘协铲除曹操的计划被曹操所知晓,结果可想而知,刘协失败,成为了亡国之君。

怎么评价曹操

曹操是一个比较复杂,拥有多重人格的人。对于曹操的评价,我们也要一分为二,不能片面的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

在曹操的一生中,充满了矛盾和对立面。他姓曹名操,他的父亲就希望他是一个有操守,有品德的。但是曹操他正是一个即善即恶的人。善良时的他可以原谅杀爱子杀爱将的仇恨,宽宏大度,重新接纳他人。恶恨起来的曹操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杀人如麻,轻易将恩情抛至于脑后的人。但是曹操在政治上,农业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发展农业生产力,提倡要做到节俭,这在当今,也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虽然他爱才惜才,即使有过恩怨仇恨,也会招贤纳为己用,但是只要这个人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管当初有多么深的情谊,照样杀之,绝对不留一丝情分。

曹操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极高,他的作品至今流传,很多的描写手法和感情抒发都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气势磅礴之感。所以曹操在另一方面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文化涵养极高。这一点,曹操确实值得我们佩服。

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宁负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负他。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当时的北方,平定了北方的安定,使北方的农业经济得以发展,解决了人民的粮食问题和打战军人的军粮问题,同时也加强了社会稳定。

曹操的智谋和勇气也是令人佩服的。他利用想象,望梅止渴,让行军可以继续前行,而非停滞不前,最后全军覆没。

曹操祖父

曹操的祖父是曹腾,为东汉的一名宦官。曹腾为人忠厚、忠义,为人所敬仰。曹腾在汉安帝时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后来,汉顺帝即位,特别重用曹腾,经常赏赐曹腾一些东西,汉顺帝不仅在生活习惯上照顾曹腾,赏赐他一些和别人不同的东西,在仕途上,曹腾也从小黄门变成了中常侍。

后来,汉顺帝去世之后,立了两岁的儿子汉冲帝即位,没过多久这位小皇帝便夭折了。国家不可能没有皇帝,于是,朝中的大臣便商议着立帝行动,朝廷中有两种声音,一是说立清河王为皇帝,一是说立刘志为皇帝。曹腾看到时机快成熟了,于是便找到了梁冀,说自己愿意站在刘志这一边,和梁冀一同拥护刘志为皇帝。后来,梁冀在曹腾的支持下,毒死了清河王,顺利地让刘志做了皇帝。刘志当了皇帝之后,对拥护他的人给予了优待,曹腾也升为了费亭候。曹腾在宫中共经历了四代皇帝,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完善。

曹腾还注重给汉桓帝推荐优秀人才,延固、赵典等人都是曹腾推荐的。一次,有一名太守派遣官吏给曹腾送礼物想要贿赂他,结果被益州刺史益州刺史种暠得知了,便上书弹劾曹腾,汉桓帝知道曹腾是无辜的,就没有追究曹腾。而曹腾得知后还夸赞种暠是一位正直的人才,劝告皇帝应该重用。

后来,曹腾死后,养子曹嵩袭承了他的爵位。

曹操挟天子

在东汉末年,皇帝早已失去了原先的威严和权力。各路诸侯都蠢蠢欲动,想着能把皇帝拉下马,自己称王。在这点上,曹操是很聪明的,或者说是曹操身边的谋士很聪明。曹操不是自己上位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旬彧是曹操早期那段时间的一位谋士,就是此人提出的“下天子以令诸侯”再迁都许昌。那个时间先是董卓叛乱,挟持天子。但不久董卓就被吕布杀死后,之后司徒王允并不赦免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这一些人,而是逼这他们再次叛乱。

汉献帝当时觉得曹操是一位忠义两全的勇士,于是得到了个机会就向曹操求救。曹操在思考之后就亲自带兵前去。之后成功的救出了汉献帝。汉献帝得到了曹操的盛情款待,对其十分感激。不过汉献帝还是斗不过曹操那只老狐狸,曹操用都城被那些反贼烧毁了作为理由,劝(实际是威胁)汉献帝前往许昌(许昌市曹操势力大本营)。

汉献帝这时是看透了曹操这个人的本质,但是迫于曹操手上的兵力,也就只能跟着曹操去了许昌。曹操去救汉献帝的根本目的是想用汉献帝作为一个被自己控制的工具来号令天下,当时许多诸侯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没有曹操果断,于是就是曹操得了这个先机,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有了天子的名义,曹操做什么事都方便了不少,也名正言顺了不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