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朱三太子究竟是谁?揭秘朱三太子事件的真相

历史故事 历史真相】朱三太子究竟是谁?揭秘朱三太子事件的真相“朱三太子”乌事件从顺治八年开始,康熙十二年的杨起隆,康熙四十六年的王士元。这三次影响比较大的“朱三太子”事件,影响力都很大。但我们惊讶的发现,这三次最最轰动的“朱三太子”事件,当事人,打出的是“朱三太子”的旗号。但是,他们却无一例外的声称自己叫“朱慈焕”,而不是真正的朱三朱慈炯。实际上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实际排行第五的朱慈焕5岁就死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为什么一个同样和朱慈炤一样庶出的且5岁就死了的朱慈焕的知名度这么高。而这些打出“朱三太子”旗号的反清者,怎么搞的又会用错名字呢。要解释这些,从明末清初的老百姓的释、道不分的宗教信仰上来说道,恐怕可以解释的通。

相传崇祯帝的第五个儿子朱慈焕在活着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对崇祯说:九莲菩萨(万历的生母李氏的封号)说,皇上待外戚太薄,所以要让他的儿子都死掉。崇祯听了这个话后很恐慌,封他这个第五子为“玄机慈应真君”。所以这个5岁就死的娃娃,在民间有影响力,是说的过去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诸多的“朱三太子”们要用朱慈焕为号召,而不是真正的朱三朱慈炯,原因很明显。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的依托大部分就是靠宗教影响力,而这也正是这些人选择叫朱慈焕的原因。当然,此时的清廷,显然已经不管你叫什么了,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你打出的是“朱三太子”的旗号,那管你叫什么,都是个杀无赦了。说了这么多“朱三太子”了,肯定,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崇祯早一点不把他的这几个儿子送到南京,非要等到江山不济时,才弄出来,还搞一句:要报父母仇。这不是傻吗,早知这样,何必当初呢。为什么不早一点将自己儿子送出来。崇祯难道真的这么傻吗?他怎么不早点行动呢。江山即将倾覆时,崇祯不想把他的儿子早点送出来吗?答案显然是他想,他很想。那么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崇祯的矛盾心理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死社稷”的君王。崇祯一直都是正面的评价居多。大多数的看法都是“他的作为与亡国之君不相符配”。其实,我个人不这么看,我一直认为崇祯的犹豫反复的性格以及他好面子又不肯负责任的心理,才是导致他自己以及他儿子们的悲剧所在。(这里八一下:我也始终不同意现在一些人说袁崇焕的说法,在我心理袁崇焕一直是个英雄,不管现在拿出多少资料证明他是什么所谓的“吹大王”什么所谓的“国贼”,我始终顽固的认为袁崇焕是个英雄,至少对于明朝来说他问心无愧。而有愧的应该是崇祯,和那些士大夫) 朱三太子究竟是谁?揭秘朱三太子事件的真相

有明一朝,朱家皇族中有"两个"人物的行踪扑朔迷离。一者为建文朱允炆,而另一个就是亡国时的“朱三太子”。但翻开历史我们惊讶的发现所谓的“朱三太子”并不单单指的一个朱慈炯。原来“朱三太子”的主角有好几个,而他(他们)扑朔迷离的行踪也有很多版本。到底是哪个版本可信其实已经早都不重要,因为光“朱三太子”这个名头,其背后就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说道,或者更准确的讲叫猜测。“朱三太子”到底是谁1644年3月,李闯兵围北京,明廷倾覆在即。其时,明崇祯帝膝下尚有三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当城外呐喊声渐进之时,乾清宫中,崇祯含着泪亲手给他的这几个儿子换上了破衣,并叮嘱太子、时年十六的朱慈烺,“带弟出城,他日报父母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历史(或者说正史)所记述崇祯太子,就记述到这个地方。后来谈迁编著明史时,也曾有“今太子无踪,执笔,其何所适从”的为难。探究跑出乾清宫的这三个崇祯最后的希望之星,所谓的正史一点指望也没有。现在我们只能靠所谓的野史、坊间的传言等等来猜测。关于明末太子,显然“朱三”的知名度最高,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仔细的梳理一下,坊间的各种传言,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其实“朱三”这个名头有很大的张冠李戴的嫌疑。而这个嫌疑就是我们听到的很多故事其实是太子朱慈烺的而并不是朱慈炯的。那么为什么“朱三”的号这么响亮,而真正的太子朱慈烺反倒没这么响亮的名号或者说号召力呢?把他们放在一起讲实在太绕了,所以不如我们把他们三个分开来说,这样就会更清楚一些了。

明亡于李闯,崇祯在煤山上以发掩面,留下绝笔后就“死社稷”了。人们的注意力这才开始转移到太子朱慈烺的身上,肯定是作为国本的朱慈烺,不会是永、定二王。一时间关于太子行踪,说法各一,有很多版本。主要有:一说,被李自成捕获杀死。二说,被李自成挟持西行。三说,被高起潜收留。四说,被其外祖父周奎送交清廷处死。五说,逃至南京后被多铎捕获杀死。六说,在广东出家当了和尚,地点也说的有鼻子有眼,就是阴那山灵光寺。七说,跟建文一个样子,下了南洋,不知所踪。这么多说法,仔细梳理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么多的说法其实也不是光说的朱慈烺一个,很有可能也是把三个人的所有传说总到一个朱慈烺的头上了,坊间传言通常都是如此。那朱慈烺的下落到底咋样呢?

个人浅析其肯定是死了,而且当时的民间肯定也是认定其死了,要不然后来种种的反清复明的大旗,写的就不会是“朱三太子”朱慈炯的名号了。只有太子死了,人们才会打出朱慈炯的名头。这两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当时李自成围住北京,带着几个太监的“朱三”们当时就逃出北京的可能性不大,被李抓住的可能性很大,而短短43天后,李自成就兵败一片石,然后又挟持他们出京,在混乱中“朱三”们趁乱逃出,这个是可能性最大的,而他们逃出后或去北京找外祖父周奎、或去当时南京的朱由崧处又是最可能的两种最佳方案。而这么一推断,那么多的传言也就能大致连的上了。而关于其死在清廷下的两个版本显然就成了最可信的版本。我们先说第一种,被其外祖父送交清廷处死。这个确实有,因为很多记述都有,多尔衮在北京杀了一个所谓的“假太子”。那这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朱慈烺被李自成抓获后,李自成并没有杀他,李自成见到朱慈烺,令其下跪,太子怒:安能跪反贼。李自成又问:你朱家何以丧天下。太子忿恨:不该用周延儒等奸臣。李自成道:算明白。太子又问:为何不杀。李自成道:你无罪,我不妄杀。遂将朱慈烺留置西宫,封宋王,而太子不为屈。

而不久后,李自成兵败出北京,裹挟太子在其中,在路上,太子从大顺军中逃出。可能是他要寻找亲人,于是其折返北京找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周奎。后被人发现,于是周奎怕牵连一家,所以就向多尔衮献出了朱慈烺,这个地方,有的野史甚至演绎出了其在外祖父家于自己的姐姐长平公主相逢的情节,并且说是因为是两人抱头痛哭而惊动了邻居、巡捕所以周奎无奈将其献出。但不管这么说周奎都是献出了自己的外孙子,而且一口咬定其不是自己的外孙,是冒牌。多尔衮找人来认,太子的老师谢升也说是假的,而当时的刑部主事钱凤览却力争太子是真的。最后太子是以“假冒太子的罪名”被杀的。这个很值得说道,为什么清廷坚持以“假冒太子”的罪名杀朱慈烺。估计主要还是清廷的利益考量,因为对多尔衮来讲,朱慈烺是很麻烦的,因为他满清刚刚入主北京时,为了稳定民心,不得以假惺惺的打出为明帝报仇的旗号,而这个朱慈烺又恰恰是明帝之子,可不杀朱慈烺就有很多的忠义之士心怀希望,会拥护太子复辟。所以,狡诈的多尔衮立刻就将计就计,以假冒太子罪名杀之。这样,清廷表面不用担当任何道义上的指责。当然以后清廷坐稳江山后,显然这种顾虑就少的多了,以后的“朱三太子”们都是以反动罪名被杀的。第二种说法是,朱慈烺摆脱李自成后,没去北京去了南京,到了南京后,当时的南明朱由崧政府,派出了N个人去指认,结果都是含含糊糊的说法,这个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认出了什么,但是摄于朱由崧的权威而不敢说是,因为如果说是的话,朱由崧的皇帝位子显然是很尴尬的。恰巧这个时候,在外统兵的黄得功、刘良佐等等还让其善待太子,而一直不服朱由崧的明朝旧臣左良玉更是以保护太子的名义,带兵逼近南京。于是,朱由崧也是想出了,让人指认假太子的办法。甚至还动用了私刑。最后,太子自称叫“王之明”,可是当将这个“王之明”带到真正的厅堂上审问的时候,当主审官叫:王之明时。“王之明”并未答应,当主审官又喊时,“王之明”说:为何不喊明之王。随后主审官大怒,动刑后将其收监。后来不久,清军多铎部大举南下,朱由崧逃到了鞍山。南京的百姓立时冲入监狱,把王之明救出,拥立为帝。可是,5天后,多铎就打下了南京。这个当了5天皇帝的太子被俘。这时部下告诉多铎,这个所谓的皇帝,是冒充的太子,真名叫王之明。多铎笑道:他要说自己是真的,恐怕朱由崧早就把他杀了。于是这个时候又有人站出来告诉多铎,太子是真的,都是马士英在朱由崧的授意下一手安排的。多铎一边奸笑一边骂道:奸臣,奸臣。后来,这个太子也被多铎带到北京与朱由崧一起杀了。从这个以后坊间再也没有过太子朱慈烺的传说。随之而起的,就是十分热闹的“朱三太子”。很显然,不管是哪种说法,当时的明间显然是认可了朱慈烺的死。所以,朱慈烺一死,作为活着的皇子最大的就是朱慈炯了,不提永王慈炤很可能和朱慈炤是庶出很有关系。因为朱慈炯行三,又是嫡出皇子,所以“朱三太子”这个名头。

在清初确实闹腾了不少时间,以至于清朝的皇帝心惊胆战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乾隆年间居然还有人打出“朱三太子”的名号来。但我们仔细看的话,会惊讶的发现,原来从顺治八年开始的“朱三太子”事件,居然全部都是乌龙事件,这个又是因为什么?

有明一代,老朱家出了很多的奇葩,尤其从朱厚照开始奇葩代出,但有意思的是到了崇祯时,其一反常态的勤政。所以很多人多说崇祯不象亡国之君。我不这么看,自从小心翼翼的剪除魏党后,崇祯踌躇满志,渴望中兴。他一反刚上台时小心翼翼的做法,很多事情求快求急,恨不得马上弄个什么中兴之世出来。而残酷的事实面前,其犹豫反复的性格和他好面子不肯负责任的心理暴露无疑。对于满清的态度,和与战其也是犹犹豫豫,一会儿想和,一会儿又好面子不肯和。结果错失了很多的良机。而他的这种性格和心理在大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头更是暴露无疑。崇祯十七年(1644),当崇祯确信自己大势已去,他找李明睿商量咋办,李明睿当即动议崇祯南迁。崇祯很想南迁,但又一如既往的开始犹豫。到了二月,李闯逼近北京,并向崇祯下达最后通牒。崇祯下令各部勤王,可宁远总兵吴三桂没有回来,其他诸王也没有了动静。于是李明睿又动议南迁。都御使李邦华站出来劝崇祯先行安排太子等南下。李邦华话说的很难听,就是你不想走不要紧,最起码你得送个儿子到南边去,这样即使北京陷落了,还有希望。但崇祯依旧犹豫。

后来我们知道了,崇祯的想法是要所有的大臣一起上书请他南迁他才有面子,他不想自己悄无声息的定夺。因为如果是大臣一起上书请,那就叫战略转移,而自己定夺很可能被后世定义为逃跑。所以很爱面子的崇祯很犹豫。但实际的行动证明其实,他心底里恨不得马上就走,他命令收集了大量的漕船停在天津待命。他要的就是一个体面,于是他还授意大学士陈演率百官顾请他南迁。但是,明末的士大夫心思眼何其多啊。陈演不愿意担负劝驾南迁的罪名。于是崇祯只得作罢。在最后时刻,大臣李建泰上书愿意奉太子朱慈烺南下,可这个时候兵部的光时亨又站出来说了几句死守到底的话。于是崇祯又只得作罢。并表态“他要死社稷”。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在乾清宫的那一幕。也有了后来他自己和他儿子们的悲剧。所以我说这一切,不能怪谁,要怪只能怪这个行事好面子又不肯真正负责任的崇祯皇帝自己。当然,我今天写下这些不是要假设什么如果明末崇祯、太子能南迁的话题。只是有感,仅此而已。从个人内心,我也并不希望崇祯南迁,或者太子南迁。这样的话江分南北对中国大一统没有什么好处,尽管从内心里我也不希望一统天下的满清。但历史不是你希望咋样就咋样滴。说到底历史没有如果,很多时候,只有一声叹息。所以,太子朱慈烺的下落就是死了。《石匮书后集》中的两种说法,也跟坊间的被其外祖父周奎送交清廷、逃至南京后被多铎捕获处死的说法相互印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