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萧何推贤得替人 曹参为相饮醇酒
书籍:西汉野史
话说齐王刘肥听从内史之言,依计行事,便将城阳一郡之地奉献与鲁元公主为食邑,尚恐不能博得吕后欢心,又请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吕后见齐王十分讨好,果然回嗔作喜,立即允准,自己亲带惠帝及鲁元公主,来到齐王邸中,张乐宴饮。
惠帝因吕后欲毒齐王,心想我欲尊敬大哥,反致害他,此数日正在愁苦,要想设法保护,今见彼此和好,心中始安。是日母子兄弟痛饮极欢而散,齐王因此遂得安然回国。齐王回国数月,适值汉相国萧何身死,齐相曹参遂被召为相国。
是年秋七月,相国萧何病重,惠帝闻知,车驾亲临视疾,因见萧何病已不治,便问道:“君百岁之后,何人可以代君之位?”萧何答道:“古语有云:‘知臣莫若主’,惟陛下自行选择。”惠帝因记起高祖临终之言,又问道:“曹参何如?”
萧何闻言,正合本意,遂顿首道:“陛下已得其人,臣死可以不恨。”惠帝又安慰一番,然后回宫。不过数日,萧何身死。
萧何身为汉相十余年,所买田宅,必择穷僻之处,居家不肯修治墙屋,人问其故,萧何道:“后世子孙若贤,当学吾之俭,不贤亦不至为势家所夺。”吕后、惠帝因念萧何是高祖第一功臣,命葬于长陵之东,赐谥为文终侯,使其子袭爵为酂侯,后来萧何子孙,每因绝嗣或犯罪,失去爵位,朝廷往往求得其后,续封酂侯,直至王莽败时始绝,当日功臣无与为比。清人谢启昆有诗咏萧何道:成阳图籍得周知,厄塞山河指掌窥。
转漕独肩关内任,买田能释汉王疑。
无双国士追亡者,第一功臣孰代之?
清净兴歌遵约束,治平允作后贤师。
萧何既死,惠帝即遣使往召曹参。却说曹参自从高祖六年到了齐相之任,此时天下初定,齐地广大,王又年少,曹参乃尽召长老诸儒,问以治国之道。儒生百余人,所言人人各异,曹参心中疑惑不决。闻胶西地方,有一位盖公,精于黄老之学,遂备下厚礼,遣人前往聘之。说起黄老之学,乃战国时人士所倡,托始于黄帝、老子,即后世道家所祖。盖公应聘到齐,曹参向之请问。盖公遂本他所学,说了一遍,大抵是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深服其言,遂自将正室让与盖公居住,待以师礼,一依其言,治理政务。曹参在齐九年,专务清静,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于是一时翕然称为贤相。
此次闻得萧何死信,曹参立饬舍人赶紧收拾行装,说是我将入京代萧何为相国。舍人闻言,心中不信,只得遵命办理。
数日之后,果然使者到了,曹参奉命,便将经手事件,交代后任齐相接管,并嘱道:“今将齐国狱市两处,托付与君,慎勿轻扰。”后任听了,心中生疑,因问道:“治国之道岂无更大者?”曹参答道:“非也,只因监狱与街市两处地方,人类不齐,善恶杂处,若要遇事穷究,必致恶人无所容身,闹出事来,吾故以此为先务。”后任听了,方始无言。曹参拜别齐王,随同使者到京,入见吕后、惠帝,接了相国之印,到任视事。
曹参字敬伯,少时与萧何同为沛县吏,交情甚密,后二人皆从高祖,萧何为相,曹参为将,因事生有嫌隙,彼此不睦。
如今萧何临死,惠帝问及曹参,萧何却极力赞成,曹参既代萧何为相国,凡事一照旧章办理,毫无变更。又选择各地官吏口才钝拙素性忠厚者,用为相国属官,其有性情苛刻好名喜事之人,一律罢免。属吏偶犯小过,曹参必为遮掩,以此府中无事。
曹参长日清闲,便在相府痛饮醇酒。
当日满朝公卿以及属吏宾客人等,见曹参初履相任,料想定有一番新政,谁知除却更换几个官吏外,并无举动,只是终日沉醉,人人都觉诧异,遂有一班怀着意见、要想陈言献策之人,前往相府求见。曹参也不拒绝,每值客至,便命置酒共饮,席间所谈,却无一语涉及政治,及饮到半酣,来客正欲陈述意见,曹参早已觉得,便极力劝他饮酒,偶然说出一二句,曹参只当不闻,急用别话支开,但管相对痛饮,直至其人酒醉辞去,始终开口不得,无论官吏宾客到来,曹参都用此法看待。众人也不知他是何意思,但知道见他无益,以后也不再来,曹参反落得清静。
曹参既不理事,专好饮酒,于是府中属吏,也就偷闲学起样来。原来曹参所居相府,后面有一花园,园外便是属吏住屋,一班属吏三五成群,聚在屋内,开怀畅饮,酒醉之后,还要高呼唱曲,声达四邻,日日如此。曹参身边一个从吏,见此种举动,真是闹得不堪,自己无法阻止,又碍着彼此都是同事,不便出头告发。暗想如何能使相国亲自闻知,加以惩戒,方能敛迹,寻思良久,忽得一计。一日趁着曹参无事,请其往游后园,曹参欣然应允。到得园中,正待赏玩风景,忽然一阵风来,猛听得一片喧哗,曹参停了脚步,听得是饮酒欢呼之声,又知得园外周围尽是吏舍,仔细再听,连各属吏语音都辨得清楚。从吏见曹参亲自闻知,定然发怒。谁知曹参反听得高兴起来,吩咐左右安设坐席,取出酒肴,坐下痛饮。饮到酣醉,也就大声歌呼,与舍吏声音两相应和。当日园外一班属吏,闻得相国也在后园醉歌,知是与他凑趣,益加畅意。属吏见此情形出乎意料之外,不觉看得呆了,心想相国也与彼等一伙胡闹,真是无法可想,只好由他。
事为惠帝所闻。却说惠帝自病愈之后,心灰意懒,只因吕后任意妄为,自己无法匡救,便终日在宫,与妃嫔等饮酒作乐,算是有托而逃。但表面上虽然一切不管,暗地却也留心外事。
今见曹参一味饮酒,无所事事,心想他为相国,如何也学我样,莫非他心中看我不起,所以不肯尽心辅助,待要问个明白,但当面又不便说出。恰好曹参长子曹窋,现为中大夫,日在惠帝左右,惠帝便对曹窑道:“汝归家时,可从容向汝父如此如此探问,看他如何答话。汝便依言回报,但切莫说是我教汝。”
曹窋领命。
到得休沐之日,曹窋回家,见他父亲曹参,仍是饮酒,便在一旁侍立。等到无人之际,遂依着惠帝嘱咐言语,近前问道:“高皇帝驾崩未久,主上年纪尚少,大人身为相国,终日饮酒,无所建白,将何以治天下?”曹参听了大怒,不由分说,持起戒尺,将曹窋痛责二百下,责毕说道:“速即入宫侍奉主上,天下事非是汝所应言。”曹窋见父亲动怒,不敢明说是惠帝教他,只得入宫,来见惠帝。惠帝问起此事,曹窋就直说了。惠帝见曹窋因他受责,心中甚是不悦。
次日早朝,惠帝一见曹参,便责备道:“汝昨日何故责打曹窋?曹窋所言,乃是我教他说。”曹参听了,连忙免冠顿首谢罪,因说道:“陛下自量圣明英武,比高皇帝何如?”惠帝见问,惶恐道:“朕如何敢比先帝?”曹参又道:“陛下观臣才能,比起萧何,何人为胜?”惠帝道:“君似不及萧何。”
曹参道:“陛下之言是也。当日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明备,今陛下垂拱于上,臣等守职于下,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闻言,点头称善,从此便也由他酣醉。曹参为相,首尾三年,其时人民为之作歌道:萧何为法,觏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后人因此便将萧何、曹参并称为汉贤相。但论起古时宰相之职,总理庶政,进退百官,事务何等繁多,责任何等重大,纵使日夜勤慎办公,犹恐不免贻误。偏是曹参,竟似无事可做,盖由平日崇尚黄老之学,以为息事可以宁民。殊不知设官分职,原为教养万民,增进治理,若但求安静无事,已不能号为称职,况加以终日饮酒,沉湎无度,尤属非法。在当日人民知识浅薄,又兼大乱初平,各谋生计,但求官府不扰,便自歌功颂德,感戴不忘。故曹参为相,虽无政绩,亦可博得称誉。然而国事因此败坏于无形之中,致酿出后来祸患者,已属不免。即如其时,内有吕后,擅权专恣,肆为淫乱,曹参不能辅助惠帝,设法防止,遂致诸吕之变。外有匈奴,侵凌中国,曹参不能命将出师,威服强敌,使成永久之患,推原祸本,曹参实不能辞其咎,称为贤相,未免有愧。欲知当日内忧外患情形,且听下回分解。
惠帝因吕后欲毒齐王,心想我欲尊敬大哥,反致害他,此数日正在愁苦,要想设法保护,今见彼此和好,心中始安。是日母子兄弟痛饮极欢而散,齐王因此遂得安然回国。齐王回国数月,适值汉相国萧何身死,齐相曹参遂被召为相国。
是年秋七月,相国萧何病重,惠帝闻知,车驾亲临视疾,因见萧何病已不治,便问道:“君百岁之后,何人可以代君之位?”萧何答道:“古语有云:‘知臣莫若主’,惟陛下自行选择。”惠帝因记起高祖临终之言,又问道:“曹参何如?”
萧何闻言,正合本意,遂顿首道:“陛下已得其人,臣死可以不恨。”惠帝又安慰一番,然后回宫。不过数日,萧何身死。
萧何身为汉相十余年,所买田宅,必择穷僻之处,居家不肯修治墙屋,人问其故,萧何道:“后世子孙若贤,当学吾之俭,不贤亦不至为势家所夺。”吕后、惠帝因念萧何是高祖第一功臣,命葬于长陵之东,赐谥为文终侯,使其子袭爵为酂侯,后来萧何子孙,每因绝嗣或犯罪,失去爵位,朝廷往往求得其后,续封酂侯,直至王莽败时始绝,当日功臣无与为比。清人谢启昆有诗咏萧何道:成阳图籍得周知,厄塞山河指掌窥。
转漕独肩关内任,买田能释汉王疑。
无双国士追亡者,第一功臣孰代之?
清净兴歌遵约束,治平允作后贤师。
萧何既死,惠帝即遣使往召曹参。却说曹参自从高祖六年到了齐相之任,此时天下初定,齐地广大,王又年少,曹参乃尽召长老诸儒,问以治国之道。儒生百余人,所言人人各异,曹参心中疑惑不决。闻胶西地方,有一位盖公,精于黄老之学,遂备下厚礼,遣人前往聘之。说起黄老之学,乃战国时人士所倡,托始于黄帝、老子,即后世道家所祖。盖公应聘到齐,曹参向之请问。盖公遂本他所学,说了一遍,大抵是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深服其言,遂自将正室让与盖公居住,待以师礼,一依其言,治理政务。曹参在齐九年,专务清静,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于是一时翕然称为贤相。
此次闻得萧何死信,曹参立饬舍人赶紧收拾行装,说是我将入京代萧何为相国。舍人闻言,心中不信,只得遵命办理。
数日之后,果然使者到了,曹参奉命,便将经手事件,交代后任齐相接管,并嘱道:“今将齐国狱市两处,托付与君,慎勿轻扰。”后任听了,心中生疑,因问道:“治国之道岂无更大者?”曹参答道:“非也,只因监狱与街市两处地方,人类不齐,善恶杂处,若要遇事穷究,必致恶人无所容身,闹出事来,吾故以此为先务。”后任听了,方始无言。曹参拜别齐王,随同使者到京,入见吕后、惠帝,接了相国之印,到任视事。
曹参字敬伯,少时与萧何同为沛县吏,交情甚密,后二人皆从高祖,萧何为相,曹参为将,因事生有嫌隙,彼此不睦。
如今萧何临死,惠帝问及曹参,萧何却极力赞成,曹参既代萧何为相国,凡事一照旧章办理,毫无变更。又选择各地官吏口才钝拙素性忠厚者,用为相国属官,其有性情苛刻好名喜事之人,一律罢免。属吏偶犯小过,曹参必为遮掩,以此府中无事。
曹参长日清闲,便在相府痛饮醇酒。
当日满朝公卿以及属吏宾客人等,见曹参初履相任,料想定有一番新政,谁知除却更换几个官吏外,并无举动,只是终日沉醉,人人都觉诧异,遂有一班怀着意见、要想陈言献策之人,前往相府求见。曹参也不拒绝,每值客至,便命置酒共饮,席间所谈,却无一语涉及政治,及饮到半酣,来客正欲陈述意见,曹参早已觉得,便极力劝他饮酒,偶然说出一二句,曹参只当不闻,急用别话支开,但管相对痛饮,直至其人酒醉辞去,始终开口不得,无论官吏宾客到来,曹参都用此法看待。众人也不知他是何意思,但知道见他无益,以后也不再来,曹参反落得清静。
曹参既不理事,专好饮酒,于是府中属吏,也就偷闲学起样来。原来曹参所居相府,后面有一花园,园外便是属吏住屋,一班属吏三五成群,聚在屋内,开怀畅饮,酒醉之后,还要高呼唱曲,声达四邻,日日如此。曹参身边一个从吏,见此种举动,真是闹得不堪,自己无法阻止,又碍着彼此都是同事,不便出头告发。暗想如何能使相国亲自闻知,加以惩戒,方能敛迹,寻思良久,忽得一计。一日趁着曹参无事,请其往游后园,曹参欣然应允。到得园中,正待赏玩风景,忽然一阵风来,猛听得一片喧哗,曹参停了脚步,听得是饮酒欢呼之声,又知得园外周围尽是吏舍,仔细再听,连各属吏语音都辨得清楚。从吏见曹参亲自闻知,定然发怒。谁知曹参反听得高兴起来,吩咐左右安设坐席,取出酒肴,坐下痛饮。饮到酣醉,也就大声歌呼,与舍吏声音两相应和。当日园外一班属吏,闻得相国也在后园醉歌,知是与他凑趣,益加畅意。属吏见此情形出乎意料之外,不觉看得呆了,心想相国也与彼等一伙胡闹,真是无法可想,只好由他。
事为惠帝所闻。却说惠帝自病愈之后,心灰意懒,只因吕后任意妄为,自己无法匡救,便终日在宫,与妃嫔等饮酒作乐,算是有托而逃。但表面上虽然一切不管,暗地却也留心外事。
今见曹参一味饮酒,无所事事,心想他为相国,如何也学我样,莫非他心中看我不起,所以不肯尽心辅助,待要问个明白,但当面又不便说出。恰好曹参长子曹窋,现为中大夫,日在惠帝左右,惠帝便对曹窑道:“汝归家时,可从容向汝父如此如此探问,看他如何答话。汝便依言回报,但切莫说是我教汝。”
曹窋领命。
到得休沐之日,曹窋回家,见他父亲曹参,仍是饮酒,便在一旁侍立。等到无人之际,遂依着惠帝嘱咐言语,近前问道:“高皇帝驾崩未久,主上年纪尚少,大人身为相国,终日饮酒,无所建白,将何以治天下?”曹参听了大怒,不由分说,持起戒尺,将曹窋痛责二百下,责毕说道:“速即入宫侍奉主上,天下事非是汝所应言。”曹窋见父亲动怒,不敢明说是惠帝教他,只得入宫,来见惠帝。惠帝问起此事,曹窋就直说了。惠帝见曹窋因他受责,心中甚是不悦。
次日早朝,惠帝一见曹参,便责备道:“汝昨日何故责打曹窋?曹窋所言,乃是我教他说。”曹参听了,连忙免冠顿首谢罪,因说道:“陛下自量圣明英武,比高皇帝何如?”惠帝见问,惶恐道:“朕如何敢比先帝?”曹参又道:“陛下观臣才能,比起萧何,何人为胜?”惠帝道:“君似不及萧何。”
曹参道:“陛下之言是也。当日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明备,今陛下垂拱于上,臣等守职于下,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闻言,点头称善,从此便也由他酣醉。曹参为相,首尾三年,其时人民为之作歌道:萧何为法,觏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后人因此便将萧何、曹参并称为汉贤相。但论起古时宰相之职,总理庶政,进退百官,事务何等繁多,责任何等重大,纵使日夜勤慎办公,犹恐不免贻误。偏是曹参,竟似无事可做,盖由平日崇尚黄老之学,以为息事可以宁民。殊不知设官分职,原为教养万民,增进治理,若但求安静无事,已不能号为称职,况加以终日饮酒,沉湎无度,尤属非法。在当日人民知识浅薄,又兼大乱初平,各谋生计,但求官府不扰,便自歌功颂德,感戴不忘。故曹参为相,虽无政绩,亦可博得称誉。然而国事因此败坏于无形之中,致酿出后来祸患者,已属不免。即如其时,内有吕后,擅权专恣,肆为淫乱,曹参不能辅助惠帝,设法防止,遂致诸吕之变。外有匈奴,侵凌中国,曹参不能命将出师,威服强敌,使成永久之患,推原祸本,曹参实不能辞其咎,称为贤相,未免有愧。欲知当日内忧外患情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