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圣基茨和尼维斯现代教育体制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印度群岛各殖民地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不断发展。1967年,圣基茨和尼维斯争得内部自治权,但外交和防务控制权仍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又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圣基茨和尼维斯才在1983年获得独立。圣基茨和尼维斯的独立运动是伴随着教育现代化运动而向前发展的。圣基茨独立后,人民行动运动政府就立即提出了教育现代化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

改革课程,采用加勒比地区自己的课程,并引进加勒比考试委员会的中学考试制度,以逐步取代传统的英国海外考试制度。课程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带动了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1984年选举产生的新政府在深入研究了独立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后,明确提出圣基茨和尼维斯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要开发自己国家的人力资源。为此,政府决定对所有中小学合格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但课本和考试费用必须由学生家长支付(贫困学生例外)。

整顿学制,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首先,由于幼儿教育主要是私立教育,政府决定对私立幼儿园的园主组织培训,并任命两名资深学前教育专家逐校进行检查,就学前教育的方法和理论问题给私人办学者以指导。其次,政府决定实行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包括6年初等教育和4年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招收5~12岁的儿童入学,头一年(5~6岁)为学前教育,后6年(6~12岁)为小学教育。按新学制规定,凡上不了初级中学的学生都可以继续在小学学习小学后课程(亦即初中课程);在政府举办的29所小学中有7所开设这种四年制小学后高级基础教育课程。中等教育分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初级中等教育4年,为义务教育。由传统中等学校、初级中等学校、小学后阶段初等学校提供这一级教育。第一类学校只招收少数12岁即已表现出有能力和兴趣学习文理课程,并有充分把握通过剑桥普通水平考试或加勒比考试委员会文理学科考试的学生。第二类学校招收所有那些虽没有考上第一类学校,但被老师断定有能力和兴趣学习文理课程的学生。第三类学校招收所有那些被老师断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学习文理课程的学生。高级中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上大学作准备。圣基茨和尼维斯没有大学,为了培养本国所需的高级人才,政府在西印度大学校外部开设所谓挑战课程(challenge programme),即一系列大学入门课程,为高中毕业生进西印度大学深造作准备。此外,为了提高初、中等教育的质量,政府还将原来培养小学教师的一所师范学校升格为可以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学院。

上一篇:秘鲁《1981~1985年全国扫盲计划》实施下一篇:乌拉圭80年代末期的教育改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