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阿根廷基础教育改革

1955年,胡安·庇隆政府被推翻后,由于阿根廷军政府取消了庇隆时期的宪法,并开始大规模镇压与迫害庇隆主义者,教育机构遭到破坏,教育明显倒退。据阿根廷教育部统计,1965年,阿根廷6~23岁的儿童和青年的入学率仅占57.4%,全国有2/5以上的青少年不能接受正规的教育。1970年阿根廷的教育经费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9%,在拉美国家中居第19位,教育现状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1966年以翁加尼亚为首的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选举上台的伊力亚总统。翁加尼亚将军上台后积极宣传所谓阿根廷革命,要根除阻碍阿根廷发展的弊端,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此,他于1970年签署法令,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把初、中等教育的六三二学制改为五四三学制,将入学年龄从6岁提前到5岁;对5~15岁儿童实行义务教育。1970年10月,阿根廷教育部颁布文件,决定对小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来替代已经过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三条:①个性化原则。即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与性格,因材施教,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②社会化原则。即通过教学使每个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群体生活。③地区化原则。即根据各地区的社会条件和文化传统进行教学,从而增进学生的国民意识。教育部指出,各教育单位应把上述新原则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础,并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包括学生本人及其父母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上述原则的贯彻执行。随后教育部又制定了小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小学教育的特殊目标和一般目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教师指导方面的辅助材料、教学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评估规则以及教学参考书目等。随着70年代阿根廷教育改革的深入,阿根廷初等教育发展较快。初等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平均每年增长1.2%,1978年入学人数由改革前的364.8万人(1970)增加到400.13万人。这是阿根廷初等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后取得的显著成效。

上一篇: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8~1983年新教育计划》颁布下一篇:阿根廷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