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中等教育委员会递交报告

早在1948年1月,印度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就在第14次会议上建议任命一个委员会来检查通行的中等教育制度并提出重建和改进中等教育的措施;1951年第18次会议上又重申这一建议。此外鉴于印度独立后尚未对有关中等教育问题进行过综合的检查,而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已相继得到考察,印度政府根据1952年9月的一项决议成立了以德拉斯大学副校长马达利尔(A.L.Madaliar)为主席的中等教育委员会。委员会于同年10月正式开始工作并于1953年6月递交了报告。报告首先明确指出,新印度中等教育必须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反对分裂主义,提倡爱国主义;必须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作出明显的贡献,帮助人民摆脱贫困;必须促进文化复兴,提高文化素质。必须在促进民主印度的建成、民主公民意识的形成、职业能力的改进和提高、学生个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报告还提出了详尽的改革建议:①中等教育应在初级基础教育后进行,现有的中间阶段应由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取代,应在任何有可能的地方建立综合中学等。②应大量开办独立的技术学校或作为综合中学之组成部分的技术学校。③强调母语或地区语言应成为整个中等学校阶段的教学媒介,学生则至少应学习两种语言。④中等教育阶段的课程首先应包括语言、社会科学、科学、数学、美术和音乐、手工艺、体育;此外还应在高中第二年提供包括如下七组内容的多样化课程,即人文学科、科学、技术学科、商业学科、农业学科、艺术和家政学。应成立一个有较大权力的教科书委员会,为教科书的纸型、插图、印刷、开本等规定明确的标准;应为每一门科目推荐适当数量、能满足规定标准的教科书,并由学校自己选择。⑤考试的次数应减少,应采用符号的而非数字的分数系统,只应在中等学校课程结束之际举行一次公开考试。⑥课外活动应作为教育组成部分在学校中进行,所有教师均应用一定时间参加这类活动。报告还就男女同校、教学方法、学校纪律、宗教和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组织和管理、学校视导、学校管理、工作时数和假期、财政等各个方面一一提出建议。

中等教育委员会报告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份有关中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书,对改革旧有的中等教育制度和规范中等教育的目标和标准等具有积极作用。

上一篇:多目的学校开办下一篇:梵语教授大会召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