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
陶行知于20世纪30年代针对当时施行洋化教育和封建传统教育而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陶行知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对杜威的教育学说进行了根本的改造,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陶行知在发表于1927年11月《乡教丛讯》第3卷第2期的《教学做合一》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需要在做的基础上教,在做的基础上学。在做的基础上教的是先生;在做的基础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核心是主张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统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发表于1930年《乡村教师》第9期的《生活即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①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二者分焉。②教育即生活,注意到两者的沟通。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虽然注意了“两者的沟通”,但是“它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因而注重“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是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大社会里去。“需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首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教育即生活”,生活教育使教育与生涯、学校与社会之间密切关系,“血脉相适”。他指出生活教育与封建传统教育、洋化教育是对立的。封建传统文化“以天理压迫人欲”,生活教育则主张“需用教育的力量,达民之情,顺民之欲”,“要解放全人类”。外来的思潮中有些认为“以文化做中心的教育,它的结果是造成洋八股”,生活教育则认为“文化是满足我们人生的欲望,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反对死读书、教死书的“书本教育”,主张“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年人的残酷中把儿童解放出来。
后期,陶行知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纳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个方面。提出它是争取大众解放的教育,是争取民族解放的教育。
上一篇:杨贤江著《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出版下一篇:《教育会法》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