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农村经济凋敝,日渐崩溃,农村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一些教育家在美国教育实验理论的影响下,试图用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民生活,稳定农村社会。各种乡村教育实验纷纷出现。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在1925~1935年间,各种农村教育实验区就有193个。大批教育团体、教育组织纷纷把自己的活动中心由城市转向乡村,致力于农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他们的政治态度各异,活动内容、方式和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一时间在中国乡村形成了教育实验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晏阳初的“平民教育”、黄炎培的“社会教育”、梁漱溟(1893~1988)的“乡村建设”。
1926年,以晏阳初任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会开始把其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并选定河北定县作为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区。在定县城东第三区的62个村推行平民教育,开办平民学校、平民职业学校、平民教育讲习所,开展“扫盲”、“作新民”的活动,进行社会调查等。1929年中华平民教育会扩大了实验范围,晏阳初提出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症结在于农民的“愚、弱、病、私”,他提出了以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方式,来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晏阳初以后又在湖南衡山建立了南方实验基地。1940年创办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后改称乡村建设学院),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26年7月在江苏昆山的徐公桥成立了乡村改进会,规定实验期为6年。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推行社会教育,开办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讲授一些与农民有关的常识、公民常识和《村民信条》,建立图书室,立识字牌,举行露天识字和讲演会等,其目的是:“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一般生活,以立全社会革新之基。”1933年该实验区交由地方办理。
梁漱溟实践“乡村建设”的理论。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乡村社会,其根本特点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不存在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是“天然基本关系”,乡村是伦理情谊社会的基础。1931年他在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创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划邹平、菏泽为县政实验区,在实验区内广泛设立乡农学校,实行“政教合一”、“以教统政”的乡村建设实验。
上一篇:收回教育权运动下一篇:“三一八”惨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