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陆续发表
书籍:世界教育大事典
《新民说》共20节,梁启超(1873~1929)著,陆续发表于《新民丛报》第1号(1902年2月)至第72号(1906年1月)之“论说”栏。他从“群体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新理想人格——“新民”之建构,关系到“国之安富尊荣”。他说:“国也者,积民而成。……未有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新民说》,见《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6页)主张汇通中西文化和教育思想,而别造出一种新国民。他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同上,第211页)具体而言,他认为,未来“新民”应该具有公德意识、国家思想以及自由独立、权利竞争、冒险进取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鲜明个性品质。这些新人格素质,对于冲破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定势和僵化思维方式均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意义。虽然梁启超后来因种种原因开始向传统文化退缩,但他前期思想的进步性是不容置疑的。
上一篇:清末设立优级师范学堂下一篇:清末厘定教育宗旨
上一篇:清末设立优级师范学堂
下一篇:清末厘定教育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