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孔狄亚克《论人类知识的起源》发表

1749年,法国感觉论创始人、思想家和教育家艾蒂安·博诺·德·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1715~1780)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论人类知识的起源》。1740年,孔狄亚克从巴黎大学神学院毕业后,离开了宗教界,却结识了卢梭、狄德罗和爱尔维修等一批当时法国思想界的先驱和英才。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英国哲学家洛克感觉论的信徒。在同这些人交往中,孔狄亚克萌发了研究并创立法国自己的感觉论的思想。在后来的一个时期,他大量阅读了顿、培根和洛克以及伏尔泰等人的著作,接受了关于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的学说,同时开始阐述自己的一些哲学见解。《论人类知识的起源》一书被他自称为“把一切与理解力有关的东西都归之于一条惟一原理的著作”。他在书中批判了法国唯理论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唯理论,发扬了洛克的感觉论,并建立了一套有关人类知识起源的新学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引言、第一卷和第二卷。作者在引言中论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即从阐明心灵活动的进展和语言的进步,指出避免谬误的方法,并以观察、经验上的分析法去革新形而上学。第一卷论述了人们知识的材料、观念的产生以及对我们观念加以符号的心灵活动。第二卷主要论述了语言的起源、发展到产生谬误的原因以及发现真理的方法。整部书贯穿着孔狄亚克对笛卡尔等人天赋观念的批判。他指出,这些哲学家产生错误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不承认事物具有不依赖人们的思想而存在的客观性;同时,他称赞培根是第一个发现我们的一切知识无不来自感官这个真理的人,而洛克则首先抓住并论证了这一真理,从而成功地达到了研究人类精神的目的。孔狄亚克认为自己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论证经验论的感觉论。他指出,我们的一切观点莫不来自于后天,最初的观念是直接来自感觉,尔后的观点才得于经验,并随着人们反省能力的增长而增多。因此,他的结论是:一切知识无不起源于感觉和经验,进而提出“抛弃天赋观念的假说”的口号。孔狄亚克认为,人对事物理解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由知觉或通过感觉的作用在心灵引起的印象开始的。他在探讨语言的起源与发展时指出,起初,人类只是借助身体的动作和喊叫来传达意志和情感,后来从模仿自然界的声音,逐渐以发声语言代替了动作语言,而且还将一些声音作为彼此约定的客体。人类语言的这一发展过程否定了语言是上帝恩赐的谬说,也说明语言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同时,孔狄亚克也崇尚理性。他在书中从理论上阐述了理性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地位,认为理性是人们对事物理解中首屈一指的活动,它让人们能“明智行事”,在真理的探索中“取得进步”。

孔狄亚克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决定着人的发展,并依据感觉论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反对用那些儿童们既不懂又无兴趣的教材去“折磨”他们,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有碍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主张应该向儿童传授他们需要的且与其年龄特征相符的东西;让他们处在最适当的环境里,就能对他们灌输清晰明了、丰富宽广的知识。总之,对儿童的教育必须直接从感官入手,诱导他们,使其学会自己去发现,并在他们最能感兴趣的启导下向他们启示真理。这些从直感教学入手,考虑学生年龄特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智能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使以现代观点来看,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上一篇:巴黎桥梁道路学校创办下一篇: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首卷问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