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谟著《愚人颂》问世
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1467~1536)生于荷兰的沿海商业城市鹿特丹,是16世纪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和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他被认为是当时“学者的学者”,被誉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伏尔泰”。伊拉斯谟和托马斯·莫尔是北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典型代表。北欧文艺复兴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相比,更重宗教虔诚和德行。伊拉斯谟的思想基本上就反映了这种特征。他对古典文化推崇备至,认为古典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改良教会、净化基督教,使人走上虔诚与道德之途。在古典文化与宗教二者的关系中,他并不像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那样,只是偏重古典文化,而是将基督教与古典文化摆在并列同等的位置上,主张人文主义基督教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他虽然不反对宗教本身,却对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教会的虚伪、不道德深恶痛绝。《愚人颂》的核心就是对虔诚和道德的呼唤。
《愚人颂》(The Praise of Folly)是伊拉斯谟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的著作,构思于1509年他从意大利去英国的途中,写就于伦敦莫尔的家中。书中“愚人”亲自表白,或嘲讽谩骂,或赞颂褒扬,文笔生动,意味隽永。该书讽刺了上层社会的各种愚昧情况,对教皇、僧侣、枢机主教、经院哲学家和贵族进行嘲笑和咒骂,对教会神职人员贪婪腐化、荒淫无耻的生活,封建贵族寄生腐朽、贪图虚荣、巧取豪夺的卑鄙行为予以批判。他提倡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神学思想和神权的独裁,要求清除教会的各种积弊,建立合理的教会。他号召人们放弃对圣像的崇拜,废除禁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宗教仪式,这些主张都反映了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德国的宗教改革家把《愚人颂》作为反对德国世俗贵族和宗教贵族的思想武器,重印达27次。该书几乎被译成欧洲各国文字。伊拉斯谟的著作对德国农民战争时期的农民,城市平民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也起了鼓动作用。1558年,教皇保罗四世宣布伊拉斯谟的著作为第一类禁书。
《愚人颂》就其内容看,大致分为两大部分:①对当时的知识界和教会的抨击。②对“愚人”的宗教虔诚与纯朴道德的歌颂。伊拉斯谟对当时的知识界的抨击也是对当时教会的抨击,因为当时的教育是为教会所垄断的。
伊拉斯谟把文法学家、文法教师、修辞学家、作家、逻辑学家、诡辩家、经院哲学家、僧侣、教皇作为其批判的对象,对这几类人的愚蠢、虚伪、自大、卑鄙、荒淫、残酷等不道德现象予以抨击,而教会是被抨击的主要对象。教会及神职人员的所作所为与原始基督教教义愈来愈相背离,从而远离了虔诚和道德。虽然上述几类人在社会上属于上层人物,但他们的精神已腐朽了,灵魂已变得丑陋了。社会需要改造,教育需要改造,需要有一个虔诚和道德的社会,需要有一种健康而全新的教育!
伊拉斯谟并非只破旧而不立新,只进行批判而不从事建设。在对当时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批判的同时,还通过对“愚人”的歌颂展示出他的新的宗教观和道德观以及社会改造、教育改造的理想。我们可从下面两个方面探讨他礼赞“愚人”的实质:
首先,伊拉斯谟批判了当时罪恶的社会和腐败的教育对人的戕害。本来“一个人的童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但由于他降临于一个不道德的充满肮脏与污秽的尘世,世上的“清规戒律”束缚着他,繁芜无用的知识困扰着他,使他享受不到这“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期”,未及青春年华就衰老了。他认为,在这样一个世界上,“越无知越受益”,越保持天性之自然就越少受社会的毒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伊拉斯谟说:“愚蠢是惟一能够留住青春和抑制衰老的东西。”“愚人”较上面所提及的那些知识渊博的法学家、修辞学家、神学家们更少受到毒害,更多地保持了虔诚和美德。
其次,通过智人与愚人的比较,赞颂了愚人的美德。伊拉斯谟认为,假如所有的人都很聪明,聪明得脱离了人性,就如同那些虚伪的文法学家和修辞学家们一样,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丑恶。愚人是“惟一朴实、诚实和讲真话的人”。
可以看出,愚人是道德的楷模,而智人是不道德的典范。伊拉斯谟希图的是建立一个道德的充满基督教虔诚精神的新社会。在本质上他认为愚人并不“愚”,真正的愚人是那些虚伪卑鄙的所谓智人。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愚人颂》称不上是教育论著,但它对当时教育的影响却超过当时任何一部教育著作。《愚人颂》从更根本的角度揭示了北欧文艺复兴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它展示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精神,为教育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它抨击了当时知识界和教会的腐败,高扬原始基督教道德的旗帜,歌颂了人生的价值和人的尊严,要求人从各种“清规戒律”中解脱出来,宣扬人的不受束缚的自由发展,要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的享乐。②它揭示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德行和虔诚,反映了北欧文艺复兴的特殊精神。③它要求弘扬人的自由意志,使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愚人颂》与卢梭的《爱弥儿》相比,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相似之处。社会是恶的,人性是善的,应使人免遭社会的不良习染,教育应是自然的教育。伊拉斯谟大力提倡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由发展,主张人服从于自然的推动,尊重人的本能活动。
《愚人颂》揭示了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并非其教育思想的全部,他关于具体教育问题的论述体现在他的另一重要著作《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中。
上一篇:列日学校创办下一篇:伊拉斯谟著《教学的正确方法》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