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对智者和仁者不同性格特征的表述,说明了人格美与自然美的对应关系。语见《论语·雍也》:“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和仁都是孔子所赞美的道德品质,但二者各有特点。据朱熹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论语集注》)可见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具有选择性,总是偏爱与自身品质有类似点的自然物,客体之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决定于主体的道德观念。这也反映出人格美与自然美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孔子还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这也是从自然美中发现相应的人格美。这种美学思想后来就演化成比德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对于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文艺家所创造的自然意象,往往就是所景慕的人格美的象征。如屈原赋《橘颂》,刘桢咏青松,以至绘画中的传统题材“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等等,莫不寄托人格美的理想。

上一篇:孟学 下一篇:冉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