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不受贵贱贫富条件的限制,人人都可施教。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一生教学,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主张。“类”指族类或种类,何晏的《论语集解》注引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皇侃疏:“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族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谓不同种族、等级类别的人,虽有贵贱之分,都适宜于接受教育,这里的解释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认为凡是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不论出身地位如何,“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拿一束干肉来做见面礼,就可以作为施教的对象。这是孔子对有教无类主张的具体说明。
孔子三十多岁时就开始收徒讲学,后来虽曾一度出仕做官,但周游列国时还是有学生跟随,教育仍是他的终身职志。他多年教学,生徒众多,其中有出身很不相同的人。如鲁国大夫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曾拜他为师,这是贵族子弟,却未见有多大成就。而孔子培养出的人才,更多的是平民甚至地位更低贱的人。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穷居卫国的曾参都成为孔门高足。又如:“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引《尸子》)“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荀子·大略》)“仲弓父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张,鲁之鄙家。”(《吕览·尊师》)由于众生徒来路各不相同,南郭惠子问于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是以杂也。”(《荀子·法行》)孔子授徒讲学,不但兼收并蓄,而且来去自由,这个“杂”字正是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
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如孔门四科中,孔子称赞德行好的就有颜回、冉雍,擅长言语和政事的就有子贡、子路等人,他们多是出身贫寒和原来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受教育后都成为“显士”,有很高的社会名望。西周以来的教育体制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实行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官学”的垄断局面。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开创了学术下移和教育普及的新道路,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创举。教育对象的扩大,意味着社会上有文化的人增多,而人民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对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