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

周易》里解释六十四卦每卦卦名、卦辞的传文。是《易大传》即十翼7种传文之一,亦称《彖传》。彖字训材,亦训断。材,构成一卦之才德。一卦之才德即一卦之卦义。断,对一卦之卦义的判断。训材、训断虽有不同,但是并不抵触。卦辞是对一卦之卦义的统括,故卦辞亦称彖或彖辞,因而解释卦辞的传文叫《彖》或《彖传》。

《周易》六十四卦分为上下两部分。《彖》是解释卦辞的,故也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作《彖上》、《彖下》。在汉代,《周易》至少有两种传本。一种是由田何、丁宽、田王孙、施雠、孟喜、梁丘贺等人相继传授的本子。这种本子把《周易》的经文、传文分开讲,《彖》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文字全部集中在一起,分为上下篇,不与六十四卦混在一起。另一种是费直传的本子。这种本子把《彖》(以及《象》、《文言》)与卦混在一起,也就是说它用传来释经,把经、传结合起来。后来郑玄、王弼注《易》都使用这个本子。至今通行的《周易》本子仍是这一种。

关于《彖》制作时代的问题,大体上有两种说法。《史记》、《汉书》以为包括《彖》在内的十翼是孔子作。这是传统的说法。本世纪以来陆续有人提出新的说法,说十翼非孔子作,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于是产生十翼7种传文谁先谁后的问题。多数人认为《彖》的制作早于其余各篇,而制作的绝对年代则或以为接近孔子身后七十子后学之时,或以为战国中期,或明确地说在《孟子》、《荀子》之间,或说在秦汉之际,其说不一。

上一篇:《解蔽》 下一篇:《正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