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恶混
书籍:中国儒学百科全书
人性天生具有相互交织的善恶两重属性。西汉末扬雄提出的人性论观点。语出其《法言·修身》:“人之性也善恶混。”此前,关于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董仲舒的性善情恶论。扬雄从宣扬儒家修身之道、弘扬儒家伦理的愿望出发,提出了性善恶混的理论。他认为,人性天生具有善恶两重属性,人之所以成为善人或恶人,关键在于后天的修身功夫。“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太玄·修身》)。“修其善”即修性中之善,“修其恶”即修性中之恶。扬雄继承儒家重视“人禽之辩”的传统,强调说,虽然人和禽兽皆有情欲,但本质区别在于人有礼义而禽兽没有。人的天性好善恶恶,但善不足而恶有余,因而应当努力发展善性而消除恶性。要扬善去恶,关键在于“修性”,加强道德修养。他说:“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思貌,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太玄·学行》)“圣人之辞,可为也……君子强学而力行。”(《太玄·修身》)扬雄性善恶混的理论,发展了儒家强调教化作用的人性论,对于后世儒家人性论的深化,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