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正义》
书籍:中国儒学百科全书
唐代孔颖达奉诏主持编撰的解释儒学经典的官书。计分《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五种。《周易》主王弼、韩康伯注,《书》主伪孔安国传,《诗》主毛亨(见毛公)传、郑玄笺,《春秋左氏传》主杜预注。
汉末以降,长期变乱,儒家经典散佚亡遗,文理乖错讹谬,章句纷纭杂乱。又南北朝时期,学分南北,师说多门,且大多义旨浅略,教者烦而多惑,学者劳而少功,不适应全国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贞观四年(630),唐太宗诏命颜师古考定五经(见六经)文字。十二年,又诏命孔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诸儒共同编撰《五经》义训。贞观十六年(642),书成,号为《义赞》,唐太宗褒其“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旧唐书·孔颖达传》)。并钦定更名为《正义》,凡180卷。时有太学博士马嘉运驳《正义》颇多繁杂,诏更令详定裁夺。永徽二年(651),唐高宗诏命长孙无忌、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等再行增损考定,永徽四年正式颁行,成为士人应明经科必须颂习的标准本。《五经正义》的问世,结束了经学内部南北宗派的长期纷争,在经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唐代政治生活与学术发展以及宋代理学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五经正义》宋以后历代均有翻刻,收在十一经或十三经注疏辑本中。现容易见到的有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钦定十三经注疏》(附考证)本、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刊本(即阮元校刊本,附校勘记。1980年,中华书局出有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