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有生灭
书籍:中国儒学百科全书
气有其生成消亡的过程,并非永恒存在。北宋程颐提出的气灭论思想。北宋张载建构了气本论学说,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只有聚散,而无生灭,是永恒的存在;构成事物的无生灭之气,随时改变着存在方式,由聚到散,此即所谓“形聚为物,形溃反原”(《横渠易说·系辞下》),坚持气不灭论。而程颐虽然肯定气是构成具体事物不可缺少的原始材料,却认为气是从属于理的,只有理才是世界的本原。气和由它构成的具体事物一样,既有生也有灭,气之聚是生,气之散就是灭,“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原之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构成事物的气,随着事物形体的散失而丧失殆尽,不可能还原为原初之气。整个天地如同一座大熔炉,即使再坚固的东西也会被它销铄得干干净净,何况是既散之气。天地造化是无所不能的,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气来补充、代替原来的“既毙”之气,根本无需收集已蔽之废气、死气来造就新的事物。“若谓既返之气复将为方伸之气,必资于此,则殊与天地之化不相似。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以为造化?”(同上)程颐进而认为,有生有灭的气是由无生无灭的理(或道)产生的,理(或道)是永恒的,具有“生生”的功能,“道则自然生生不息”。理(或道)不断地产生新气,从而天地万物不断地涌现。程颐的气灭论观点是由其理不灭论观点所决定的。后世理学家多采用程颐的主张,致使物质可灭的观点长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