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立而阴阳隐
书籍:中国儒学百科全书
道生物而隐于物。北宋苏轼关于道与物的关系的命题。语出《毗陵易传》:“阴阳交然后生物,物生然后有象,象立而阴阳隐。凡可见者,皆物也,非阴阳也。然谓阴阳为无有可乎?虽至愚,知其不然也,物何自生哉!”这是对《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说。苏轼认为,圣人知“道”之难言,故借阴阳以言之,借阴阳交而生物言道生物。但所谓道、所谓阴阳并非实有之物,只是据理推之,万物之生必有其本而已。因此他实际上主张道即在物中,离物即无以言道。其《日喻》一文即明确指出:水之道即在水之中,生不识水而妄谈水之道,谈得再好入水必溺。《大悲阁记》一文亦云:人世之道即在实际的社会历史之中,离开对社会历史的考察而妄谈人世之道是“弃迹而逐妙”。这种观点提倡到客观事物之中去寻找客观规律,而不把圣贤之成说当做万古不变之道。苏轼自己就表示:要“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上曾丞相书》)。
上一篇: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
下一篇:孔颜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