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或问》
南宋朱熹的著作。又称《朱子四书或问》。包括《论语或问》20卷、《孟子或问》14卷、《大学或问》2卷、《中庸或问》2卷。朱熹在撰写《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时,先编辑《论语集义》、《孟子集义》,再按他的理学观点,取其精粹为《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淳熙四年(1177),又把为什么这样取舍的道理及对学生的答问编为《论语或问》、《孟子或问》。《中庸或问》、《大学或问》成书于淳熙十六年。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细相同,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或问》评论诸说得失,辨别诸家说理的是非,其中也阐述了朱熹的理学观点。主张为政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刑政”包含在“德礼”之中,“有德礼则刑政在其中者,意则甚善”(《论语或问》卷二)。以“理”为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认为理先气后,“以本体言之,则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孟子或问》卷三)。提出:“所谓道者,不待外求,而无所不备。”(《中庸或问》卷一)训“格”为“极至之谓”,认为“格物”就是“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无不在我者”(《中庸或问》卷二)。在人性上,坚持“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中庸或问》卷三),强调圣人与众人的差别,“圣人纯于义理,而无人欲之私,则其所以代天而理物”(同上)。因《或问》是评论各家学说,“乃注脚之注脚”(《朱子语类》卷十四),说理有针对性,浅显易懂,在传播理学上起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