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简工夫
探求义理从简从易。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用语。“易简”一词原出《易传·系辞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简则可久可大。”“易简”含有虽易知而实是根本,虽简约而道理深奥之义。它是“乾坤”亦即宇宙万物化生和形成的功能。陆氏称“宇宙便是吾心”,心既为宇宙本体,故易简工夫就是发明本心,这是由其心即理的基本前提推衍出来的,是陆九渊方法论的中心内容。陆九渊认为义理不在外而在于内。探求义理要从根本着眼,故他强调“学无二事,无二道,根本者立,保而不替,自然日新,所谓可大可久者,不出简易而已“(《陆九渊集·与高应朝》)。“立根本”也就是“先立乎其大者”,亦即通过“存心”、“养心”等道德践履,使本心挺立起来,永远保持“自然日新”、“可久可大”的境地。陆九渊的易简工夫论主张探求“天下之理”“只是就人日用处开端”(《陆九渊集·语录》),因为“道理只在眼前,虽见到圣人田地,亦只是眼前道理”(同上);反对程朱学派“格物穷理”的方法,斥之为“支离”,“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陆九渊认为“易简”和“支离”是两种不同的治学方法。他说:“吾之言道,坦然明白,全无粘牙嚼舌处,此所以易知易行。”(同上)又指朱学言:“坦然明白之理,可使妇人童子听之而喻,勤学之士反为之迷惑,自为支离之说,以自萦缠,穷年卒岁靡所底丽,岂不可怜哉。”(《陆九渊集·与曾宅之》)认为“支离”为虚说,而“易简”为实,“千虚不博一实,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陆九渊集·语录》)。陆九渊的易简工夫在突破传注经义的繁琐治学方法上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