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大全》
明代胡广等奉敕纂辑。154卷。全书沿袭程、朱,阐扬理学,为明代官定教科书。胡广(1370~1418)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人。建文进士,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诏令儒臣胡广等39人修纂,于翌年完成,成祖亲为之序,颁行全国。其中《周易大全》24卷,用宋程颐、朱熹注,宋董楷、元胡一桂、胡炳文、董真卿疏;《书经大全》10卷,用宋蔡沈注,元陈栎、陈师凯疏;《诗经大全》20卷,用朱熹注,元刘瑾疏;《礼记大全》30卷,用元陈澔注,杂采诸家为疏;《春秋大全》70卷,用胡安国注,元汪克宽疏。以上除《书经大全》“尚为差胜”之作外,其余皆为抄袭前人之作,略加点窜而成。对此,清代学者多有贬斥。顾炎武斥之为:“仅取已成之书,眷抄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经学之废,实自此始。”(《日知录》卷十八)朱彝尊则指责为:“止就前儒之成编,一加抄录而去其名。”“于诸书外,全未寓目,所谓大全,乃至不全之书也。”(《经义考》卷四十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罪之为“剽窃”、“无根柢”。明初开科取士,《五经》皆主古注疏及宋儒,自此书与《四书大全》颁行后,前贤注疏尽弃。所以,此书作为明代科举取士的标准书,影响很大,故有人认为,明儒经学之不敢放轶,其后之不免固陋,均与此书颁行有关。当然,若仅就其搜集、保存宋元理学的重要资料讲,对后人的研究工作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明殿刻本、明《五经大全》本、清《四库全书》本、高丽《五经四书大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