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说》

明代李贽的重要论文。已收入《焚书》卷三。认为人生来具有纯朴的童心。他说:“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是“真人”与非真人的试金石,其存即为“真人”;其失便“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童心说》),便“言不由衷”、“政事无根柢”、“文辞不能达”。“童心”之失,在于闻见、道理渐多,而“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来也”。所以“童心”之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读书。“童心”一失,便人假、言假、事假、文假,“以假人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同上)。主张人要做“真人”不做“假人”,强调要下功夫保存“童心”,主要是警惕读书所造成的“童心”失落。特别指出,六经、《论语》、《孟子》也并非“万世之至论”(同上),而是有许多假道理。《童心说》主张先验论,但其反对读程朱的著作和反对迷信经典所表现的反传统、反教条精神,对当时和后世思想解放有积极作用。

上一篇:是非无定质 下一篇:《高子遗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