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

【生卒】:1585~1646

【介绍】:

明末理学家。字幼平,一作幼元,号石斋,学者称石斋先生,福建漳浦人,谥忠烈。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年青时即试图“明天人之际”(《年谱》),刻苦钻研而著《易本象》8卷。天启元年(1621)举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刚正敢谏,“直声震天下”(《黄子传》)。曾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和“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博物典汇·六韬》)的观点。黄道周严操守,重气节,同情东林,曾倾家产营救被魏忠贤迫害入狱的东林人士周起元,并因谏诤而屡遭贬逐乃至曾被逮捕入狱。入南明,他自请赴江西联络志士以图恢复,兵败被执,就义于南京东华门外。

黄道周的思想体系复杂而矛盾,学术无师承,理学思想基本倾向朱学,但也调和朱陆。治《易》深受京房、邵雍的象数之学影响,但在自然观、认识论等方面对理学传统又有所背离。黄道周的自然观以阴阳二气和五行为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要素,还认为“太极与阴阳总是一个”(《榕坛间业》)。他注意吸取自张衡沈括等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解释月亮盈亏、潮汐涨落等自然现象。治《易》中强调要“推明天地,本于自然”,以“天道为经”、“日月为本”(《易象正序例》)反映日月的“本道”。方法上要“昼则布算,夜测分野”(《年谱》),“随时窥测以救弊符轨”(《榕坛间业》)。他还提出要摆正理、象、数三者的关系,“日月星辰之行,可皆一理。理皆一象,象皆一数”(《三易指归》),并说明不能离开象、数而言理,排除了数的神秘性。黄道周的格物论指出人的认识来源于“物”,是“物上精魄”而非“性地灵光”,又说“无物何得有心有意有知”,“不晓得物何由说格,不晓得知何由说至”(《榕坛问业》),并主张“格于上下、格于鬼神鸟兽草木鳖之理”(同上)。他重视“躬行”,提出“行可当知,知不可当行”(同上),把实践提到首位,反对空言之弊。他持程朱的“性是天命”说,但也认为人性之恶或愚皆为后天习染,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改变。其道德修养论主“修己以敬”,视“敬”为“中和之本、礼乐渊源”(同上),并与“安民”、“安百姓”相联系,其与事功、学问一起作为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组成部分,并将敬与慎相联结,提倡“慎独”。黄道周与刘宗周俱为明末理学大师,问业者“几千人”,对当时学界有相当影响。其《易》学象数学研究对《易》学研究有所影响,其背离传统理学的思想观点和务实躬行的学说,对于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和早期启蒙思想均有促进作用。黄道周著有《榕坛问业》、《易象正》、《三易洞玑》、《博物典汇》等,后人汇编为《石斋先生经传九种》、《黄漳浦集》。 (步近智)

上一篇:徐霞客 下一篇:脱弃陈骸自标灵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