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
明末清初王夫之撰。共7卷。前4卷论卦,第五、六两卷论《系辞》,末卷论《说卦》、《序卦》、《杂卦》。清顺治十二年(1655)王夫之避兵常宁山寺时作,企图以《易》理作为其“出入于险阻”的“精义安身之至道”(《周易内传发例》)。
《周易外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①对“道器”、“象道”、“体用”等范畴做了唯物主义分析。王夫之不赞成朱熹将形而上之“道”作为“生物之本”,形而下之“器”作为“生物之具”。他认为道与器并不是两种单独存在、互不相关的实体:“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并明确指出:无其器则无其道。从而在物质性的“器”的基础上解决了儒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道器关系问题。与此同时,他还认为道与象的关系并不是父子关系,而是耳目与聪明的关系,即体用关系。因此得出了象外无道的结论。“体”与“用”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事物的作用,认识其本体(本质、规律)。从这个意思上讲,器是“体”,道是“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②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与运动。任何事物都要凭借一定条件才能存在,这种条件性就说明了事物之间的互相依赖和普遍联系。所以他说:“物物相依。”“可依者有也。”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皆无妄而不可谓之妄”。事物相互联系是运动的结果,故提出了太虚本动的命题:“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他反对“禁动”的形而上学思想,认为运动对人的身心修养也极有益:“动者,道之枢,德之牖也。”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内部的阴阳对立统一。但是阴阳之间并不是“截然分析”不相联系的,也不是只有斗争与对抗而没有协调与和谐。“和顺”是矛盾和事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而为性。”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那么它们就必然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新陈代谢过程,故又提出了推故而别致其新的命题。③强调“珍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王夫之批判了佛教的“了生死”和道教求长生不老的生命哲学,认为生与死像昼与夜一样是客观的自然过程。人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珍视自己的生命:“既已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珍生的目的在于“延天以祐人”,即把握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本书最初刊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湘潭王氏守遗经书屋所刻《船山遗书》。同治四年(1865)曾刻本、1933年太平洋本《船山遗书》均载,还有上海环福地书局本。中华书局1962年和1976年先后出版过繁体字本及简体字本。岳麓书社1988年新版《船山全书》编入第1册,以嘉恺抄本为底本。